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欢迎您!
15038200971

神医寨

作者:郑观洲

在新密市刘寨镇赵沟村有个神医寨,西边就是驰名华夏的轩辕黄帝宫。寨子面积二十余亩,从河谷拔地而起,墙高十五丈有余,全由磁石黄土夯实而成。寨子坐北朝南,形势险要。

民间世代相传,四千多年前,轩辕黄帝屯兵新密云岩宫,为抵御蚩尤部落的侵犯,择此风水宝地,大兴土木,夯土筑寨,命岐伯和马师皇到此研创医药,救济天下,将此寨称为“神医寨”。寨内北有岐伯堂,西有晒药场,南有分类亭,东有屯药库,规模宏大,错落有序。四周依墙建有窑洞,冬暖夏凉,是岐伯与马师皇当年居住的地方。寨中央有一眼深约十丈的水井,并水清激甘冽,水并旁用石块砌成的洗药池依稀可见。

清朝咸丰年间,浙江台女子李玉莲颠沛流离来到密县,投奔神医寨,慎终追远,祭拜岐伯,跪拜在一位姓李的老中医膝下为徒。这位老中医出生在中医世家,医德高尚,不畏官宦权势,专治民间疑难杂症,代代黎民称道赞赏。李玉莲被李氏家族收留后,在神医寨外的洞穴内,攻读《黄帝内经》和历代医书,采药行医二十载,救治百姓千千万,悠然仙逝。李玉莲被百姓尊奉“仙姑”,她所居住的洞穴,被称之为“仙姑洞"。光绪十八年六月二十九日,光绪帝传旨,“重修神医寨和仙姑洞”,并举行了万民祭奠大会。各路名医云集神医寨和仙姑洞,恭诵《黄帝内经》、追思仙姑医德,切磋诊断之术秉承济民遗风。

神医寨和仙姑洞至今还保留着远古时代栽植草药的民俗,逢年过节,男女老少上寨进洞,祭奠阳拜岐伯和仙姑,寄托哀思。文革期间,神医寨和仙姑洞惨

遭破坏。时至今日,神医寨四周的百姓仍有“春栽播、夏耕作、秋采集、冬储药"的习俗。春秋时节,家家户户,早出晚归,采药制药,加工贩售,已成为当地百姓的主要经济来源。



医不拜岐伯不明   药不祭医祖不灵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欢迎您!


弘扬岐黄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若有不当之处,请下面留言或电话联系,以便妥善处理。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




上一篇:弹唱沟岐伯演军乐
标签:岐伯山传说
相关内容
付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