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观洲
苟堂镇有个劝门村,村里有个村民小组叫桑树园,位于讲武山北柏树林下。劝门和桑树园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要从轩辕黄帝和天师岐伯说起。
相传黄帝与蚩尤交战,黄帝九战九败,只好收兵,在新密备战练兵。因岐伯通阴阳,懂八卦,精医道,治病如神,用兵有法,黄帝遂带看岐伯到讲武山视察兵营,勇兵布阵。
岐伯登上讲武城墙四处瞭望,叹道:“妙极、妙极,好一处北国风光啊。”黄帝不解其意,便问:“此话怎讲?"岐伯说:"此山源于南北,座于东西,是南武北文聚才地呀。"黄帝又问:“何谓聚才?"岐伯说:“聚,生存之意。山前山后两水相聚,生有出处,流有聚口,起于龙王,落于盘石。"
说来也是,讲武山南北两条河流,都源于讲武山西边九里山下龙王池,两水绕过讲武山,交汇于苟堂镇东盘石山下。岐伯继续说道:“盘为厅堂案桌,乃人才辈出之也!讲武山正北,东西高中间低,为穿山过峡之地,如瓜之叶藤,是结瓜之地,应修建一个“桑权园'。桑为全才叶皮根果木全是名贵药材,其叶为霜桑,其皮叫桑白皮,其木可制桑炭,其根叫桑根白皮,其果叫桑椹,入药可改变人和脏器生理健康,又能调理地气,促进优秀人才生发。
黄帝听后很高兴,马上派出人马,由岐伯夫妻指导植桑养地,很快栽植了一个桑杈园。桑杈园东西各半,岐伯在西植男桑,也叫尖叶桑,形若枪刺。他的妻子植女桑,也叫圆叶桑,老百姓叫夫妻桑,相征男女人才辈出。
果然,有了桑杈园以后,周围人才辈出,后世河南岸出了一个孟姓大户。孟家儿子在京城为官,家里地有千顷,骡马成群。后来,孟家在大门口的河上建了一座石桥,桥北头用讲武山上的红色火樵石盖起了一座大牌坊,作为入宅的大门。还劝人们说,进了牌坊门,就要多做善事,善有善报,将来必定发大财,当大官。时间久了,人们就把孟家的牌坊门叫成了劝门,直至演变成村名,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