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轩辕皇帝统一了华夏,在轩辕丘建都,号令天下。九年之后,九州被轩皇帝治理得物阜民丰,人民安居乐业。黄帝将帝位让于自己的孙子颛顼,带着风后、力牧、仓颉等老臣,南上具次山,隐居在养老湾。
这天,具次山上祥云缭绕,莺歌燕舞。在山顶一片开阔地上,风后、力牧、桐君、俞跗、少俞、伯高、少师、巫彭、大鸿、雷公等人将黄帝与岐伯围在中间,静听二人谈论养生之道。
黄帝向岐伯问道:”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能超过百岁,而且动作不显得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到半百,而动作就都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所造成的呢,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不会养生所造成的呢?”
岐伯回答说:上古时候的人很懂养生之道,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的道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的办法,使之达到了正确的标准。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能够活到自然的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他们把酒当做水,滥饮无度,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因恣情纵欲,使得阴精竭绝;因满足不良的嗜好,而使得自己的真气耗散,不善于驾驭自己的精神,而只求一时的快乐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风后、力牧等人凝神倾听,有时候雷公、桐君、俞跗、大鸿等人提出问题,大家相互授讨切磋。
一旁的仓颉秉耳细听,将黄帝与岐伯等人的对话记于竹简之上,后来经加工整理,流传于后世,名叫《黄帝内经》。这部书中华医学的奠基之作,就是在咱新密写成的。据说《黄帝外经》没有整理完成,仓颉就病故了,再后来又遭了火灾,《外经》被大火烧掉,没有留传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