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欢迎您!
15038200971

新密是岐黄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作者:刘峰亭

新密是岐黄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炎黄文化研究与文物考古组讨论情况汇报

新密市黄帝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 刘峰亭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

现将我组咋天讨论的情况归纳汇报如下:

第一,我组一致认为,从大量材料和调查的情况来看,可以肯定新密市就是岐黄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岐伯的第二故乡。其主要依据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从岐伯山周围众多黄帝活动遗迹来看,存在一座岐伯山决非偶然。在岐伯山的周围有众多与黄帝文化有关的山名、地名等遗迹。南方邻近的具茨山是黄帝的圣山,它的各个山峰分别名:“风后顶山”、“大隗山”、“大鸿山”、“崆峒山”等,北有“黄帝讲武山”、“大隗镇”、“力牧台”、“黄帝宫”、“修德观”、“七圣祠”,西北有“药王庙”、“天仙庙”、“黄帝拜天祭祖处”等,东有“黄帝所居轩辕丘”等,在这众多黄帝文化的遗迹中存在一座“岐伯山”决非偶然。

二、新密市历年的考古发现可以说明新密市这块土地文化积淀实在太深厚了。

2005年11月至2006年5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十余位考古工作者在这里进行了半年的旧石器时期的文物普查,发现了 146 处旧石器时期的遗迹,特别是在超化镇莪沟村发现了距今40万前的古人类活动的遗迹,填补了中原地区人类最早活动考古的空白。

2009年8月,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新密市岳村镇的李家沟发现了距今 8600 年至10500 年的古文化遗址,填补了中原地区文物考古缺失的裴李岗文化到旧石器文化之间的空白,同时被国家评为“2009 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977 年冬到 1978年春,河南省博物馆在新密市超化镇莪沟村北岗发现了距今近 8000 年的裴李岗文化的进址,它的发现只比新郑市的装李岗文化遗址晚了近二个月,而它出土的遗址和文物大大的丰富了裴李岗文化的内容。随后,在新密市又先后发现了同类遗址达 14 处之多。

1997 年 10 月至 2001 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密市曲梁乡古城寨发现了龙山文化时期的古城遗址保存之完整,面积之大,规格之高举世震惊,先后有国家高级考占专家数十位、十七个省级以上文博、考古单位禾四个国家和地区的文物考古界到此参观考察。有些专家认为就是黄帝之都轩辕斤。先后被国家确定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国重点义物保护单位”。龙山文化遗址在新密市发现有 46处之多。

从1999年2 月至今,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在新密市刘寨镇的新砦村发现了早于“二里头文化”时期,晚于龙山文化时期的“新砦期文化遗址”,面积达100余万平方米、周围有三层城壕、二层城墙,中部有大型建筑基址。多数考古专家根据大量史料认为就是夏代早期第一位帝王夏启时的都城。它所处的文化时期被确认为“新砦期”,它的发现填补了我国“二里头文化”到“龙山文化”的空白、遗憾的是此项考古发现术向国家申报“十大考古新发现”。此类文化遗址新密市有14处之多。

另外,在历年各个文物考古部门,如: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市文物考古院等部门还先后在新密市发现了仰韶文化遗址37处,二里头文化遗址28处,二里岗文化遗址23处。

在新密市短短的十余年的考古发掘,硕果累累。有二项列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有三项填补了中原地区和全国考古的空白,二项被确定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这在全国都是十分罕见的。

以上这些史实足可以说明新密市在上古时期是中原地区一个文化十分发达和繁荣的地区。这个地区自旧石器时期到新石器时期乃至夏、商、周各朝代,文化没有断代和缺环。同时也说明在新密市十分丰富的、绵延不断的上古历史文化长河中,同样也存在一个十分繁荣发达的黄帝文化时期,在上古这样一个新的文明飞跃发展的黄帝文化时期的这一地区,同样也存在一个与人们生命息息相关的岐黄文化。

三、岐伯山野生中草资源十分丰富,尽管现在岐伯山大部土地已被开垦耕种,但在堰边、崖头、路边、荒地、林下,乃可发现100余种野生中草药。郑怀林教授在考察时随便拔起一棵草都能说出其药名和性能,治什么病。这在别处也是非常少见的。可以想象岐伯把这样一座不大的长满野生中草药的荒山作为他的活动基地,甚至居住于此也是完全可能的。

四、从地名的沿革来看。上古在具茨山周围是黄帝活动非常频繁之地,故其茨山也称为“圣山”。随着时间的发展黄帝的族群衍播至全国各地。但由于他们对故乡的怀念,往把当地的山名、水名、地名用故乡的山、水、地名来称呼,以寄托对故乡的怀念,这样就出现了多个同名的山、水、地名。但这也正如河南中医学院许振国教授所讲的,这是“源”与“流”的问题,具茨山是“源”,则其它同名者大多都是“流”。

五、新密人由于对岐伯的尊崇,一般都称其为“药王”,很少有直呼其名。很多敬祀岐伯的庙宇都称“药工庙”、“药王坟”,“药王殿”等。

六、在岐伯山的东北方、马关水之阴的“养老湾村”有一座龟山。

有的专家就认为是黄帝的图腾山,因黄帝图腾是“天鼋”,即龟或鳖的意思,黄帝称岐伯为“天师”,同属“天”字辈,是黄帝对其的尊敬,同时也说明岐伯与黄帝一脉相承,关系非常密切。

根据以上众多的依据,我组一致认为把新密市定为岐黄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岐伯的第二故乡是完全正确的。也正如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李经纬先生精辟概括的:“医之渊,本岐黄;岐黄源,始新密”。

第二,我组炎黄文化研究与文物考古的专家还谈到参加这次“岐黄文化高层论坛会”有很大的收获。

通过这次会议使我们开扩了对黄帝文化研究的视野。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过去搞了几十年的研究,一直很少进行黄帝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中医药文化——岐黄文化的研究,通过这次会议扩大了视野、丰富了黄帝文化,为今后更加深入地开展对黄帝文化的研究,扩大黄帝文化的层面奠定了基础。

在讨论中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李钦岭先生即兴赋诗一首:

岐黄文化源新密,文献记载有根据。

遗址遗迹可考证,传统传说有传承。

第三,向新密市提二条建议:

一、希望新密市对岐黄文化作进一步的调查与研究,为新密的岐黄文化找到更加丰富的依据。

二、边调查、边开发,不要等待。对5000年左右时期的岐黄文化调查研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积极弘扬峻黄的中医药文化将是对中医药的巨大贡献。

希望新密市委、市政府抓住“岐黄文化”这个亮点,抓住这次全国岐黄文化高层论坛的契机,进一步促进新密市由经济强市向文化强市的转变。




医不拜岐伯不明   药不祭医祖不灵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欢迎您!


弘扬岐黄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若有不当之处,请下面留言或电话联系,以便妥善处理。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




上一篇:岐黄文化高层论坛学术总结报告
标签:高层论坛
相关内容
付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