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欢迎您!
15038200971

医之渊,本岐黄;岐黄源,始新密

作者:李经伟

医之渊,本岐黄;岐黄源,始新密

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李经伟

一个多月前,郑怀林救授电话告诉我要召开“岐黄文化高层论坛”,我正在做中国外科史,当时正在写《黄帝内经》里面关于外科的学术思想和外科的医疗技术,岐黄文化正与我手头正在做的事情暗合,我很高兴参加这项活动。我今年八十多岁了,一般的会我都不参与,郑怀林提到的岐黄文化源头的问题我觉得很重要,这是国家医学界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过去讲歧黄文化的源头,对我们医史学研究来讲,它的源头何在?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因为《黄帝内经》的成书,学术界把它定位在春秋战国时期,那么这个成书之前,岐伯和黄帝都是五千年前的人物,这个中间两千多年的空挡,如何能够填补,如何讲得能够令人信服?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问题。我们医史研究几十年来,一般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家出于崇拜黄帝,以黄帝命名《内经》。有的学术界先辈,认为《黄帝内经》成书还要晚,在秦汉之际。所以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成为一个很大的悬案。郑怀林告诉我,在新密市的田野调查发现了一些很值得研究的线索、现象,可以解决岐黄文化的源头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样一个问题对于我们医史界、历史界研究的现状做了一些调研,我觉得郑怀林的提议是很有道理的。

最近我写了岐伯对外科发展的一些学术思想和技术贡献,对比了一下我们国内关于岐黄文化源头问题的一些不同见解,对于新密,我们昨天也实地做了一些考察,民间的传说,以及明清以来的一些实物证据等等,使得目前我们在研讨岐黄文化源头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有比较可靠的依据。

李经纬先生提词:“医之渊,本岐黄;岐黄源,始新密”。

昨天中央电视台采访的时候,我说我的看法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医之渊,本岐黄;岐黄源,始新密。”中华医学的源头在新密,代表了我目前关于岐黄文化源头的一个基本看法。这个还有待于学术界进一步研讨,因为黄帝文化、歧伯文化距离我们太遥远了,地下发掘还不能拿到直接的证据,只能作为一种推断。寄希望于文物考古界的地下发掘来证实这个结论。

我想给大家提两点建议。第一个想法提给新密市各级领导,今后工作做一个参考。实际上有的已经在做了,就是恢复黄帝明堂建筑原始、古朴的风貌。我们昨天看到了黄帝明堂,那是个早年的建筑。黄帝请教天师岐伯、讨论医学问题的时候是在明堂进行的,它不是两个人对话,当时有一个医学群体,来与黄帝共同研讨医学问题。所以,考虑到现实的需要,我们今天中医界研究《黄帝内经》、进行《内经》教学,可以按照原始的明堂恢复建筑,容纳数十人甚至数百人的明堂,在导师的带领下在这里研究《黄帝内经》医学问题,恢复既古朴、又具有现代功能,既符合当时的实际、又符合现在的建筑理念这样一个明堂。明堂内的设施,岐伯在回答黄帝问题的时候讲到:“付之玉版,藏之脏腑。"岐伯回答的问题,可以刻在玉石的版上。新密是出产玉石的,这也暗含了黄帝当年执玉版的事实。如果把密玉做成书本这么大,把《黄帝内经》的内容刻在玉版上面,这样《黄帝内经》就实实在在恢复了它原始古朴的面貌,后代学子学习《内经》也可以参考这些原始的文献。这是我的第一点建议。

过去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我们国家,我们民族产生了一种很悲观的情绪,就是“中不如西”、“中不如外”,盲目的崇拜西方文明,把自己祖宗留下来的《黄帝内经》,一个说这不可能,那么遥远的时代达到这个水平是不可能的,医学书的成书年代得一直往下推,甚至把《黄帝内经》说得很晚很晚,有的讲到秦汉,甚至东汉,实际上这是一个没有多少根据的、一种思想方面自己矮化自己的行为,觉得西方文明比中华文明强、先进。我们有一些成就,比如说华佗的外科成就,说三国时期怎么能做那样的手术,有的话,这个华佗不是中国人,是印度人、波斯人,就是这些观点,我们现在应该恢复它的原貌。说《黄帝内经》那个时候不可能有这么完美的文字,这么合乎逻辑的一些论述。实际上,我们有文字,这是在上个世纪发现甲骨文之后往前推。过去我们讲五千年文明,可是二十世纪初,很多学者不敢讲,都是有文字记载的二千多年,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文化了吗?像《黄帝内经》即使没有文字,在人们的口耳相传里面,会不会一代一代的承袭下来呢?现在藏族文化中,有些人并不识字,可是他记忆的那些诗歌、那些内容,一字不差的一代一代传下来,那么这个医学问题就没有这个可能吗?所以对中华文明的研究,我们应该现在结束西方文化侵略我们的一些思想上的痕迹,恢复我们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我写《黄帝内经》外科方面的一些问题,系统写下来以后,非常有感慨。中华民族在一万年前,就已经做过穿颅手术了,这些有实物可以为证。前几年,山东不是发现了一个五千年前的穿颅术吗?难道这些就不算中华文明原始的、非常先进的外科手术吗?西方传入的三千年、五千年,奉若神明,它有穿颅术,中国地下发掘的就不算吗?所以我觉得我们医史研究,应该把眼界放得宽一些,使我们的思想尽量不受二十世纪那个时代、那个文化氛围的影响。这是第二个建议。

新密市提出要以文化建设兴市、强市,希望岐黄文化能够成为新密市一个很响亮、很实际的文化名片,今后若干年的建设能取得非常大的成功。也希望我们医史学界多投入一些关注,在探讨岐黄文化源头方面多下一些功夫,和新密市共同打造一个非常理想的学术境界。




医不拜岐伯不明   药不祭医祖不灵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欢迎您!


弘扬岐黄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若有不当之处,请下面留言或电话联系,以便妥善处理。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




上一篇:中医药文化的根脉中医药文化的根脉
标签:高层论坛
相关内容
付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