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付建峰
新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付建峰
(2010年11月20日)
尊敬的李经纬先生,各位领导、专家、学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刚才,我们已经通过观看《新密市--岐黄文化圣地》专题片,了解了新密岐黄文化的概况。下面,我再简要的把新密市的历史文化和岐黄文化研究开发情况,向各位专家、学者汇报一下。
一、新密厚重的历史文化
新密市的历史文化是非常厚重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大考古发现层出不穷,二是文化积淀非常深厚。
1、重大考古发现层出不穷。大家知道,考占是为了探寻我们人类、民族的发展史,是为了寻找我们的过去。近十年来,新密市有三次重大考古发现,填补或者是改写了中国的历史。(1)古城寨城址。2000年,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的新密古城寨城址考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该城址是一处距今 4500 年以前、面积 17.5 万平方米、中心区建有大型宫殿式建筑、具有都邑性质的龙山文化古城。这是到目前为止,国内所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史前占城址,今天的地面上还保存着近五层楼高的夯土城墙,被专家誉为世界城建史上的奇迹。2001年,新密古城寨城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国家考古界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2年列入国家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03年被中国古都学会确定为黄帝故都轩辕丘,2006年与安阳殷墟、唐长安城等一起列入全国一百处大遗址保护项目。
(2)新砦遗址。位于新密市刘寨镇的新砦遗址,填补了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之间(也就是中国历史上夏代早期)的空白,在考古学上以新砦这个地名命名了一个“新紫期文化"。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近几年的考古发掘表明,这是一座面积近一百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址,内含三重城垣和大型宫殿式建筑,被专家学者考证为夏代早期夏启的都城。“夏传子,家天下”,大禹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夏启后,国家的概念才产生了,因此有不少学者认为,新密新砦遗址就是中国国家的诞生地。
新砦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列入国家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从2001年起在这里设立了工作站,长年进行考古发掘和研究。
(3)李家沟遗址。位于新密市岳村镇的李家沟遗址,经考古发掘,今年被国家考古界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全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很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也很多,但人类如何从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如何充“旧”从“新”,是在考古学上长期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新密李家沟遗址的发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李家沟遗址距今约10500年至8600年,填补了中原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向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过渡的空白。它的考古发掘表明,距今一万年前,新密地区就已经进入了农耕社会,并出现了早期中医药的萌芽。
2、新密文化积淀非常深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新密是“中国羲皇文化之乡”;二、新密是黄帝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新密是人祖伏羲女娲活动的重要地区,以伏羲命名的伏羲山位于新密市的西北部,新密境内目前遗存有伏羲女娲祠、华源祠、始祖庙、开口庙等人祖伏羲女娲遗迹 20 多处。2008 年,新密市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羲皇文化之乡”。
新密是黄帝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里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轩辕黄帝的印迹。目前境内遗存有黄帝文化遗迹、遗址和纪念地50多处、黄帝宫、力牧台、凤后岭、大鸿山、大隗山、卧龙台、黄帝岭、修德观、天仙庙、黄帝祠等景点闻名遐迩。黄帝宫是当年轩辕黄帝练兵讲武之地,宫内的黄帝明堂相传是当年黄帝与岐伯等上古名医谈医论道之处。
二、新密岐黄文化的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规划
在新密市丰富的黄帝文化资源中、包含着中华医祖歧伯和岐黄文化的历史信息。我市早在1996年就成立了黄帝文化研究会,长期以来一直偏重于对黄帝文化的研究,对岐伯遗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据史料记载、黄帝西巡访贤,“至岐见岐伯,引载而归,访于治道。”黄帝引载岐伯而归,归于何处?这在医史上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
去年10月,陕西中医药研究院郑怀林教授一行来到新密,进行了深入的医史人类学田野考察。考察表明,新密市有伏羲氏在伏羲山尝百草、创阴阳八卦的遗迹和传说,有大量轩辕黄帝活动遗址、遗迹和传说,有黄帝都城轩辕丘和黄帝宫,更有黄帝时期著名的上古医家岐伯、大鸡(鬼臾区)、力牧、风后、大隗氏、广成子等活动的遗迹,即坡伯山、大鸿山、大隗山、力牧台、风后顶等。特别是位于新密南部荷堂镇岐伯山区,有方(药方)沟、养老湾等地名传说,有岐伯祠、岐伯墓、岐伯泉、岐伯洞等众多遗迹,由此推断:黄帝把岐伯引载到了新密岐伯山这个地方谈医论道,从而诞生了《黄帝内经》思想。岐黄古文化,以新密独盛,比较齐全,“岐黄文化”的发祥地就在新密。
郑怀林教授的深入考察研究,为我们初步揭开了岐黄文化的渊源之谜。新密深厚的岐黄文化资源引起了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启动了岐黄文化研究开发工作,成立了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天枝为组长的岐黄文化研究开发领导小组,建立了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综合办调、宣传推介、项目建设、文化研究等四个专项工作组;考请专业人士对新密岐黄文化进行了调查,出台了《关于发岐伯山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报告》,对岐黄文化研究发做出了初步规划。同时积极筹划运作本次岐黄文化层论坛,邀请各地的专家、学者,对新密市的岐黄文化进行考察、研究、论证。
新密岐黄文化开发建设初步规划为“三个园区、七个心”,三个保护区是:
1、岐黄文化保护区:在岐伯山周围八平方公里的区戈内建立体现道教文化特点的岐黄文化保护区
2、天然中药材保护区和生态林保护区:在大鸿山周四十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建立天然中药材保护区和生态保护区。
七个中心是:
1、易经研究中心;修建一个较大规模的道观,供研究开发易经,发展道教文化。
2、道教武术研究中心:修建一个岐黄广场,以供研究、演练道教武术;广场一侧树立一尊岐伯塑像,供中外中医研究者参拜使用。
3、道医治疗养生保健中心:修建10幢集治疗、养生、保健、药膳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楼,集中开发岐黄文化的治疗、休闲、养生功能。
4、《黄帝内经》及中华医药文化研究中心:修建一所集培训、研究、交流为一体的道医学校,内设“黄帝明堂”,供道医、中医问诊使用,同时用作中外中医工作者朝觐、学术交流之地。
5、中医药博士活动中心:与有关高校和医疗单位联合,成立中医博士活动中心,组织开展中医深层次研究活动。
6、中药材种植研究中心:采取退耕种药的方式,在大鸿山周边40平方公里的区域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业。
7、中药精深加工提炼中心:在种植优质中药和发展天然中药的基础上,以郑州豫密药业有限公司为主体,大力发展中药精加工和提炼,发展壮大我市制药产业,力争用五年时间,实现豫密药业公司上市。目前,对于新密岐黄文化开发,我们已经和郑州东方企业集团公司、湖北武当山道教协会达成了开发意向。研究开发岐黄文化,对于弘扬中华医药文化、发展新密中医药事业具有重要意义。诚意邀请各位领导、专家、学者献计献策,提出宝贵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