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密市委副书记 蒿铁群
岐黄文化高层论坛开幕式致辞
新密市委副书记蒿铁群
(2010年11月20日)
尊敬的李经纬先生,各位领导、专家、学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溱洧大地惠风和畅,岐黄论坛高朋满座。岐黄文化高层论坛暨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常委会在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河南中医学院中原医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的共同努力下,今天在新密隆重开幕了,我代表新密市四大班子和86万人民,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的朋友莅临新密表示最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新密西依嵩山,北望黄河,东接大平原,南屏其茨山,位居中原腹地,距河南省会郑州30公里,总面积1001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风景区管委会。新密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岐黄文化的发祥圣地。今年国家考古界公布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李家沟遗址位于新密市的岳村镇,这里的考古发掘表明,距今一万年左右,新密地区就已经进入了农耕社会,并出现了早期中医药的萌芽。列入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古城寨城址,城墙高大,宫殿宏伟,被中国古都学会确定为黄帝故都轩辕丘。2002年被列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新砦遗址规模宏大,出土文物众多,是四千年前夏代早期夏启的都城。
新密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灿烂的文化从人祖伏羲时期开始就绵延不绝,以浮戏山、伏羲女娲祠为代表的羲皇文化,以轩辕丘、黄帝宫为代表的黄帝文化,以新砦夏启都邑为代表的夏文化,以郑庄公墓为代表的郑文化,以打虎亭汉墓为代表的汉文化,以超化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老城县衙为代表的衙署文化等等,自古以来新密就是英雄才俊的创业建功之地,并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参观游览。
新密具有悠久的中医药发展史,远古时期,伏羲在此演八卦,神农深山尝百草;轩辕黄帝时期,黄帝与岐伯、风后、力牧、大鸿、大隗等,长期在新密地区活动,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目前保留有岐伯祠、岐伯墓、岐伯泉、岐伯洞、药王庙、养老湾等岐伯文化遗迹20多处,有黄帝城、黄帝宫、轩辕宫、修德观、天仙庙等黄帝文化遗迹50余处。相传,位于新密市荷堂镇的岐伯山是岐伯种养药材、炮制中药、著书立说的地方;黄帝宫内有黄帝明堂,是黄帝与岐伯等上古医家研创《黄帝内经》的重要场所。唐代孙思邈在新密行医论道,宋代洪山真人在新密悬壶济民,一直到现代的妇康丸、解郁丸的生产,中医药的发展在新密大地一直没有间断。
新密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素有“天然药库”、“中药材之乡”的美称。境内具茨山上药材多样性世所罕见,岐伯山上野生药材多种多样,并具有非凡的疗效。长期以来,新密人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生产的金银花、地黄等在中药界负有盛名。目前,新密的豫密药业有限公司、康佳医疗器械公司、郑州拜纳佛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医药行业的名牌企业,他们的产品畅销世界。
历史辉映过去,文化照亮未来。岐黄文化是新密宝贵的文化遗产,新密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对这一珍贵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成立了岐黄文化研究开发领导小组,并初步规划建立三个园区、七个中心。三个园区是岐伯山岐黄文化保护区、天然中药材保护区和生态林保护区,七个中心是《黄帝内经》及中华医药文化研究中心、易经研究中心、道教武术研究中心、道医治疗养生保健中心、中医药博士活动中心、中药材种植研究中心和中药精深加工提炼中心。
今天,岐黄文化高层论坛将围绕“新密是岐黄文化发祥圣地”开展研讨,这是对新密历史文化的深入探究,是新密的骄傲,也是新密的福音。恳请各位专家学者在未来三天的研讨、考察中,对新密的工作多多给予指导,我们会认真倾听大家的意见,把新密岐黄文化研究开发工作引向深入,早日结出硕果。
最后,祝各位专家学者在新密工作愉快、身体健康!
预祝岐黄文化高层论坛暨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常委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