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欢迎您!
15038200971

前景广阔 任重道远

作者:郑观州

岐黄文化高层论坛  卷首语

岐黄文化圣地落户新密,这是在全市上下值得庆贺、更值得关注的一件大喜事。鉴于我市绝大多数民众对“岐黄”二字感到陌生,对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岐黄文化”知之甚少,本期《溱洧文化》试图向广大市民作一些情况介绍和普及宣传。

《医学三字经》开宗明义首句即说“医之始,本岐黄”,“岐黄之术”历来是对我国传统医疗技术的尊称,被尊为中医药元典之书的《黄帝内经》中,有70%以上的内容,是黄帝和岐伯以对话的形式产生的。《溱洧文化》第14期推出了“岐黄文化专号”,介绍了我市岐黄文化的遗址、遗迹和文献资料,尤其是刊出了世界传统医学联盟学术委员、医史人类学家、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常务理事郑怀林教授率领有关专家学者到我市作艰苦细致的田野考察之后撰写的考察报告,让全市人民大开眼界。郑教授还策划并促成了“岐黄文化高层论坛”在我市的成功举办。

我市于2010年11月19~22日在承誉德大酒店举办了“岐黄文化高层论坛暨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常委会”,来自北京、陕西和河南的近百名医学界、医史学界、考古学界的专家、学者、教授,经过考察、研讨和论证,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岐伯是中华医祖,新密是岐黄文化的发祥地,是岐伯的第二故乡”。我市并于2010年12月24日召开“岐黄文化新闻发布会”,向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暨河南省内的主流媒体发布了这一消息。这预示着我市岐黄文化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后的主要力量应是强力开发了。

对于研究开发岐黄文化意义的认识,目前社会上可分出三个层面:一是建一个以中医药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搞一个保护中药材的生态植物园,这是低层次的认识;二是从疗疾医病到强身健体,从养生保健到益寿延年,让人们感觉到不是来旅游的,而是来保健的,这是高层次的认识;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那就是吸引全世界的华人来寻根拜祖,让岐黄文化成为一条凝聚华人的纽带。同时,现代医学证明,西医并不能包治百病,而许多西医认为的不治之症,中医反而能起死回生。所以,世界上华裔以外的所有人,都有一个医疗保健问题,他们也会对岐黄之术趋之若,可以说,岐黄文化能够吸引全世界的眼球。

但研究工作也决不能松一口气。研究是开发的基础,研究是为了开发;而开发离不开研究,不仅在开发之前离不开研究,在开发的过程中更离不开研究。许多文化建设项目就是因为忽视了这一点,造成达不到预期效益,或刚建成不久就废弃,甚至弄成半拉子工程。这就象农民种庄稼一样,研究是培育优良品种,开发是精细管理,精细管理更需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否则,达不到丰收目的。有人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明研究和开发的关系:只研究,不开发,好象火车用马拉;只开发,不研究,好象火车脱了钩。

岐黄文化的研究,前景广阔;开发,任重道远!




医不拜岐伯不明   药不祭医祖不灵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欢迎您!


弘扬岐黄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若有不当之处,请下面留言或电话联系,以便妥善处理。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




上一篇:岐黄文化高层论坛开幕式致辞
标签:高层论坛
相关内容
付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