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欢迎您!
15038200971

探秘具茨山岩画与太阳历、易学演变及岐黄文化的不解之缘

作者:王献涛

王献涛先生说:具茨山岩画就象人们失去了天的信仰以后散落在地上的一些符号。具茨山岩画,隐匿于岁月尘埃之中,静静诉说着远古的神秘故事,与太阳历、易学演变以及岐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请看王献涛先生为您解说其中的奥秘。



王献涛先生深度解析了具茨山岩画和太阳历的紧密联系。远古时期,人们对自然充满敬畏与好奇,在具茨山通过岩画记录对天文的观察。他们渴望通过观天实现人通天,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那时人物不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岩画中的符号或许正是古人观测日月星辰运行,总结季节变化规律的成果,以此指导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太阳历的雏形或许就藏在这些神秘符号之中。

从古老的《连山易》到《周易》,具茨山岩画见证了易学的演变。岩画所体现的阴阳观念、天地运行规律,是易学思想的源头之一。《连山易》以艮卦为首,凸显山的重要性,具茨山独特的地理与文化特征或对其产生影响。随着时代发展,到《周易》时思想更完备,但始终与岩画传达的理念一脉相承。周朝后虽天地隔绝,但八卦学说在岩画影响下不断发展,融入人们生活。

具茨山岩画宛如一部古老的史书,承载着太阳历、易学演变和岐黄文化的印记。随着研究深入,它将为我们揭开更多远古文明的神秘面纱,让我们领略祖先的智慧与创造力。

王献涛,作家,曾任新密市文艺创作研究中心主任,主编《新密文学》。在《莽原》等刊发表有小说、评论若干。出版《黄帝在溱洧》,小说集《愿望的夜晚》。

著作贡献:王献涛与陈玉峰将收集的新密市名门望族家风传承的资料编成了一本《累代声华》,为新密的家风文化传承留下了宝贵资料。

文史研讨:作为新密市政协文史委员,王献涛在 2019 年 5 月 8 日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莅临新密调研时,与其他委员一起就新密历史文化的定位及传承弘扬进行了探讨。

学术研究方面:王献涛曾发表《黄帝坐明堂之考证》,采用历史文献考据、田野调查、考古发现等方法,对《黄帝内经》中 “黄帝坐明堂” 的明堂进行考证,得出河南省新密市黄帝都城中的 “黄帝明堂” 有大量历史文物佐证是黄帝时期的 “明堂” 的结论。

文化活动组织方面:作为新密市文联文学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王献涛在 2019 年 12 月 1 日参加了新密市祥和众乐知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并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发言,为全民阅读活动提出建议和想法。



医不拜岐伯不明   药不祭医祖不灵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欢迎您!


弘扬岐黄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若有不当之处,请下面留言或电话联系,以便妥善处理。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




上一篇:具茨山岩画的新发现与新思考
标签:范堂沟
相关内容
付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