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欢迎您!
15038200971

清代·《黄帝内经(太素)》

作者:cctv

我今天推荐的第一件中医文物,是收藏在我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的太素版《黄帝内经》,可以说是我们中医学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医学专著。

它记载着包括脏腑经络,中药养生等相关的理论内容,可以说,是我们中医学理论的一个代表性之作,那我为什么推荐它呢?

一方面,它是将古人的日常经验的常识进行了总结,可以说是将我们中医经验性的知识上升为理论性知识的一个新的阶段。

另一方面,我们中医药学所产生的相关的理论性的知识,同时也有养生理论的知识,对我们现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呢我们说,《黄帝内经》不仅仅是一部基础性的著作,同时也是一部文化性的巨著,因此被列为中医四大经典之首,所以,我将它作为今天所推荐的第一部著作。

可能相信很多观众,对这本书的名字也并不陌生,尤其是我们观众啊,因为在我们的节目当中呢,中医专家很多时候都会引用《黄帝内经》当中的内容。

那我们今天带来的这一本是太素版的《黄帝内经》,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我们今天这本太素版的《黄帝内经》,他的著者是唐代的杨上善,杨上善呢,他写了这本太素版的《黄帝内经》,可以说,是据我们迄今太素版的原本时代最为接近的一个版本,是我们研究与学习《黄帝内经》一个重要的依据。

那实际上在宋代以后,这部书也逐渐失传了,直到近一百多年才浮现,浮现之后就有学者通过不同的手段来阅读传钞,在1880年的时候,我国著名的藏书家,目录版本学家杨守敬先生,当时他是作为驻日钦史的随员,在日本仁和寺发现了我们这部太素版的《黄帝内经》的残卷,并花重金把它购置回来啊,此后,在武昌医馆的萧延平先生,对他进行了一个注释补遗,历经了20年之久,最终形成了一个蓝陵堂本的《黄帝内经》太素。这个也就是我们今天具有比较重大价值的,也是我们学者进行学习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版本,也就是我们今天向各位推荐的,这本太素版的《黄帝内经》。

原来还有这么一段特殊的历史渊源,感谢您的推荐。

齐昌老师,我知道您是我们国家第一位《黄帝内经》专业的博士后,非常的了不起啊,而且多年来呢,一直致力于研究《黄帝内经》,也读过不同版本的《黄帝内经》,那您觉得,这一版太素版的《黄帝内经》的内容,有什么样的研究价值呢?

我先从太素这个词来说起,这个太素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啊在列子天瑞篇,还有意为前朝度这两本书里面呢,都记载了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是经过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太易,第二个阶段叫太初,嗯第三个阶段叫太始,第四个阶段就叫太素,所以它是第四个阶段。

那这四个阶段是啥意思呢?

第一个阶段就是无,太易啊,是什么都没有,然后到了第二个阶段,太初的时候,就开始有了,有什么呢,有了气,叫气之始也,然后到第三个阶段呢,就有了形啊,形之始也。到第四个阶段,太素就有了质,质之始也,所以现在有一个词叫素质,素质就这么来的。

所以太素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再回到这个书名上,《黄帝内经》太素,实际上是对这个人体生命的本质的一种研究,那我们知道,《黄帝内经》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叫《素问》,一部分叫《灵枢》。《素问》其实也是对人生命本质的追问,是这个意思。

然后我们再回到这本书,就是《黄帝内经》太素。这本书呢,他是把《黄帝内经》做了一个重新的分类

一共分为19大类,其中第一大类就是舍生,就是养生,他是按照主题的不同,做了一个分类,现存在研究《黄帝内经》的书里面,这个太素啊,是最早的对《黄帝内经》进行分类,重新编撰的这么一本书,当然是隋唐时期杨上善所著,那杨上善呢,他是尽量的保留了《黄帝内经》的原文,不去改动他,然后呢再进行注释。这个注释呢,非常全面,有的呢就从字意上来解释,还参考了不同的一些版本,那有的呢,他是从理论上进行发挥,他还吸收了当时以及他前代的这种科学发展的一些成果,也吸收在这个他的注释里面。他都提出来,有点像《黄帝内经》的新编和读书读后感的一个汇总,可以这么说。

但是他也保留了那个原文,所以这个版本啊,历尽沧桑,后来终于回到了我们国内了,这也是被中医的研究者,以及中国文化的一些研究者所重视的一个原因,所以说,想要成为一名称职的合格的中医,学习和研究《黄帝内经》那是必修课。

啊,那您分析一下,《黄帝内经》在我们中医发展的历史当中,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呢?

对《黄帝内经》的地位,我用了三个第一做了概括。

他是第一部中医学的经典

因为从《黄帝内经》开始,他就用阴阳五行来建构了一套中医的,像生理啊,病理啊诊断啊,治疗啊养生啊,等等等等的这么一个理论的体系,这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我们可以看一看啊,他在《黄帝内经》的《素问》阴阳印象大论,这个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叫“阴阳者,天地之大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从这里可以看出啊,他用阴阳,看成是万状物运动变化的一个最根本。当然也是我们人体生命的一个根本。然后治病必求于本,其实就是也是治病的根本。

那第二个第一,它是第一部养生学的宝典

因为《黄帝内经》这本书的主体部分啊,还是形成于西汉中期,当然了,也不排除他有先秦的一些篇章,所以他就受到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影响,尤其是道家和儒家。你比如说我们以第一篇《素问》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他这个里面呢,就讲了养生的一大种原则,还有讲什么呢,讲这个四大方法,非常系统,所以他是第一步养生的宝典。

第三个第一,它是第一部生命的百科全书。

所以什么意思啊,它不仅仅是一本医学书,它这个里面,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哲学的内涵,它比如说有讲天文,有讲地理,还有讲物候等等等等,可以这么说,无论《黄帝内经》是讲天文也好,讲地理也好,讲物候也好,他都没有偏理一个东西,就是讲人的生命,所以它是围绕人生命的一部百科全书。

现在我特别想问问雪亮老师,因为我知道,您对于《黄帝内经》的研究,也是非常深入的,您研究完之后有什么样的体会,可不可以今天跟我们分享一下

这个刚才我们佟林博士也说了,这是列为四大经典之首,《黄帝内经》名列第一,当年我们我考伤寒论专业的研究生,一般这叫专业课,考伤寒论,还要考一门专业基础,专业基础一般都是老师都让考中医基础理论,我的老师刘刘渡舟老师就让考《黄帝内经》,既考我伤寒论的研究生,你必须考《黄帝内经》,所以我们《黄帝内经》是从考研期间一直到现在过了60岁了,要经常实时学习的一本书。

很多人认为中医很伟大,但中医最伟大的是什么,不是方药,不是针灸推拿刮痧拔罐,中医最伟大的是智慧,而恰恰《黄帝内经》这本书,我认为,它主要是一本关于健康方面的智慧的书,是研究总结健康之道的,人和天地环境相处有道,人的心生和谐也有道。养病有道,防病有道,治疗有道,针有针道,药有药道,以前我们中医科院有个国医大师,陆广新先生,他始终强调叫做医学的目的是什么,他开过几次会,那个时候我很年轻,我不理解,医学的目的不就是治病救人吗,其实又低一等了啊,现在年龄大了,你悟出来了。

医学的目的是什么,首先你看咱们刚才讲的道,和谐相处,不得病,少得病,得了病怎么治,也是一种智慧,还不能过头对吧。

怎么养病,这都叫智慧。一开始我们就认为,学医就是为了治病救人,但时间长了,你会认为,假如启发大家的思维,让不得病的人没有病的人,不得病少得病,有都有病的人,怎么样治疗最恰当,我们说的是最恰当,怎么样用最好的方法维持最好的状态,这都是学习《黄帝内经》给我们带来的启发。所以,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高度概括。

它是一本围绕健康方面的道书,一本智慧之书,所以大家要学《黄帝内经》,不要认为啊,他就是里头要学他的方子或者怎么样,那不是最主要的,

通过两位的分享呢,也让我们感受到,所谓的经典,就是无论经过多久远的时间,依然能够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指导于我们的生活,仍然是被我们现在的百姓所应用的,尤其是书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古人的高度的智慧,伟大的智慧。



医不拜岐伯不明   药不祭医祖不灵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欢迎您!


弘扬岐黄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若有不当之处,请下面留言或电话联系,以便妥善处理。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




上一篇:中医话节气:小寒 小寒节气如何注意饮食
标签:中医讲堂
相关内容
付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