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石楼山又名石牛山,具茨山诸峰之一,海拔609米,位于新密、禹州、新郑交界处,新密市苟堂镇范堂沟村境内。地处大魂山西侧,大鸿山东部。远眺山峰,又像一条头东尾西的卧牛,故又名石牛山。因西部山顶山如楼阁,长宽高有10多米,耸立于密禹交界处的山脊上,因而得名。十楼所处极其险峻巍峨。非一般人所能及。清顺治《密县志》载:“其高峻重叠状,若楼然,又若一牛卧上,山阴有泉曰冷泉。
传说黄帝时期,其心爱女儿的梳妆楼曾在此山建立,神医歧伯亦常来此采药,曾赐名此山曰“石楼山”。后来,又传说明代朝廷朱元璋少年家境贫穷,为了生计流浪到具茨山延伸分支的石楼山,给山下牧主周员外家放牛。有一天,元璋放牛时与几个牧童,把一头小牛杀掉烧吃后,把牛皮牛骨头塞进石窟窿里,故意将牛尾巴露在外边。元璋回去谎告牧主周员外:“有头牛钻进石洞里了,俺们拉不出来”。牧主到山上果真发现有条牛尾巴露在石窟窿外,就让大伙拉住尾巴向外拽,此时却听见石洞内吼出了山崩地裂的牛叫声。众人连拉三下,石洞牛连叫三声,最终还是未把牛拉出来。
原来是土地爷知道朱元璋以后会当上明朝开国皇帝,就模仿地牤牛发出吼叫声瞒哄牧主。牧主仔细听了后,判断是石牛发出的声音。后人鉴于朱元璋杀牛惊动土地神的典故,又为此山起别名为“石牛山”,于是此山就有了两个名称。如今游人站在山半坡,仰观巨雕欲飞的石楼,悬崖峭壁浑然一体、直插云霄,且怪石林立,险峰突兀。而两边的东沟、西峡,飞流瀑布,泉水叮咚。沟口还有二龙把门,给人以神话再现的真切感觉。(李清喜文)
在石碌山区域。地貌复杂,山高林密,泉水分配。植被茂密。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嗯。灌木草丛里,生长着大量的药用动植物。主要品种有:金银花、何首乌、蒲公英、丹参、益母草、桔梗、白合、半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