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网络
每年的三伏天都是人们最热的时期,而立秋的到来被认为是秋天的开始,然而真正的凉爽天气却要等到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在22℃以下才算进入。人们总是希望立秋后能够迎来凉爽的秋天,但这要看伏天的持续时间。今年2023年的立秋后天气将是“秋包伏”,伏天将会相对较长,因此在立秋后我们可能会经历更长时间的炎热天气。
三伏天的时间和特点
三伏天是指我国一年中气温最高、潮湿又闷热的时间段。今年的三伏天将从7月11日入伏开始,持续到8月19日末伏结束,共计40天。其中头伏持续10天,中伏持续20天,末伏也是持续10天。入伏时间较早意味着中伏时间较长。伏天的高温让人难以忍受,渴望凉爽的秋天的到来,然而立秋后还有末伏和处暑节气,使得炎热天气仍然持续存在。确切地说,要等到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低于22℃才能算是真正的秋天。
伏天期间,酷热难耐的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困扰。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人们用“伏包秋凉飕飕,秋包伏热死狗”来形容立秋后的天气。所谓“伏包秋”,指的是立秋后的天气相对凉爽;而“秋包伏”表示立秋后的天气相对炎热。今年2023年的立秋节气落在8月8日,而末伏时间是从8月10日开始的,因此根据这个推算,今年将会是“秋包伏”,也就是说立秋后会持续一段时间的炎热天气。伏天的持续时间与立秋后炎热程度有关,今年的剩余伏天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为12天,这意味着今年立秋后的天气将会更加炎热。
立秋后热天持续的时间
立秋之后的热天持续的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两个重要的判断方法是:立秋节气降雨量以及立秋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
1.立秋节气降雨量的多少会影响炎热天气持续的时间。老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如果立秋后出现频繁的降雨,那么说明冷空气频繁的入侵,预示着炎热天气会相对早些结束。相反,如果立秋后以晴天为主,就说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炎热天气会持续较长时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老虎”现象。
2.立秋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也会对炎热天气的持续时间产生影响。据古语所说,“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早立秋意味着冷天也会来得早,而晚立秋则意味着冷天会来得晚。今年2023年的立秋时间在农历六月二十二日,正好是早立秋,根据这一推测,今年的立秋后会相对凉爽。
立秋后的炎热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
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期望立秋后能够体验到凉爽的秋天。然而对于农民来说,更多的炎热天气反而是有利的。农作物需要足够的热量和阳光来生长发育。长时间的炎热天气有助于农作物的灌浆,植株能够合成更多的有机物,从而使作物的产量提高。特别是对于生长周期较长的作物来说,更长的生长周期能够更好地促进产量的提高。因此,农民更希望立秋后的炎热天气持续时间较长。
根据分析,今年2023年立秋后的天气将会是“秋包伏”,炎热天气将会持续较长时间,相对凉爽的秋天可能会迟来一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老话并不完全适用于现在的气候变化情况。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回归将会对天气产生影响,使得今年的天气变得更加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