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在苟堂付家门村有个黄帝时期留下的一个遗址一一药崖。
付家门村泽河东岸,矗立着一道长达一华里的崖,这里的环境背阳、阴凉、潮湿。是天然的药材宝地,都生长在崖缝里。
医祖岐伯发现这里天然药材,药性比别的地方的药都好,有贯众、牛膝、络石藤、狗脊、撅檱、夜交藤、还有南星、苏叶、薄荷、夏枯草、薤白,等上百种名贵且实用价值高的药材。他常常来到药崖釆药,把釆集出的药材用于救治人们的疾病。受到人们的拥戴。
话说黄帝因许多百姓死于疾病,他虽精于医术脉理,但难以救治,终日食寝难安,四处寻访良师益友。 一天夜里,黄帝在宫庭做了个梦,梦到岐伯,没有见到过真人,只看到龟背上写着“南山岐伯,妙手回春`八个字。他便派手下一位大臣到药崖访贤。大臣正好遇到岐伯,并不相识,便向他打探问其在何处。岐伯回答道:“有缘识泰山岐伯在眼前,没缘识泰山往南走九百九十九”。大臣不知话的含义。顿悟片刻后,领悟明白过来,上前与岐伯搭话,并让岐伯一同到宫里去见黄帝。岐伯到宫后黄帝亲自拜岐伯为先师。
从此,黄帝经常与岐伯共同研讨医学之道,使《黄帝内经》的问世,开辟了中医著术之先河,因以问答的体裁写成,所以后世把他们俩用“岐黄”代称。
宋《路史》中记载“引载而归,访于治道”;南宋《通志》中又记述“古有岐伯,为黄帝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