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怀州
7月2日,正值全国第三届中医传承人大会在岐伯山举行拜祖仪式之际,由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组织的岐黄圣地《黄帝内经》读书会在医祖圣地岐伯山举行,岐伯圣像前《黄帝内经》琅琅读书声,赢来了参会嘉宾的热烈掌声。
新密市苟堂镇南方沟村没有姓方的,自古相传,就是岐伯研究方药、写药方、抓药的地方。史载“黄帝令岐伯典主方药”,就源于此处。这里的岐伯山是医祖岐伯工作过的地方,是岐伯的第二故乡,是《黄帝内经》思想形成地。
为了开展岐黄文化传承,国医大师孙光荣及新密籍弟子、大医杨建宇先生向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捐赠一批《黄帝内经》,推动开展《黄帝内经》诵读,从读书开始,扎下岐黄文化传承的根基。
这些《黄帝内经》爱好者,列队站在岐伯像前,手捧经书,高高举过头顶,恭恭敬敬向医祖岐伯顶礼膜拜,然后,在庄严的音乐声中,登上玉阶,向嘉宾展卷诵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篇第一》: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知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黄帝内经》诵读,岐黄思想娓娓道来,再现了黄帝和岐伯群臣问对,展现了古人的生命智慧。诵读声把人们思绪拉到4500年前,令人产生无限遐思。此情此景,围观的中医传承人无不感动。
据悉,暑假期间,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将带领《黄帝内经》读书会将《黄帝内经》诵读100遍,并在南方沟村成立农民子弟读书班和研学基地,期间,将邀请中医专家讲授《黄帝内经》,把《黄帝内经》读书会作为岐黄圣地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