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怀州
2023年7月2日上午,中国·新密岐黄文化发祥圣地碑缓缓揭开红绸,庄严地矗立在岐伯山上。中国中药博物馆联盟主席、广东中医药大学博物馆馆长兰韶卿,中国传承人集团董事长潘辉,中共新密市委宣传部三级调研员李绍光,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新密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拴正,新密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樊建松 ,新密市苟堂镇南方沟村党支部书记刘巧军,中国传承人、第三届中医传承人大会发起人庹福中医文化馆馆长庹福等参加了揭碑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第三届中医传承人发展大会的嘉宾见证了这一庄严时刻。
新密市委宣传部三级调研员李绍光致词,他说,新密市是中国羲皇文化之乡,是黄帝故都,岐黄文化发祥圣地,岐伯山中华医学的圣地。今天的揭碑仪式,再次见证了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对新密在中华医学史的重要定位,见证了岐黄文化发祥圣地的科学性、真实性、可靠性。在此立碑纪念,确立岐黄文化遗迹保护原点和保护区,对岐黄文化的保护挖掘、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石碑正面,刻写着:中国·新密岐黄文化发祥圣地。落款是: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2010年12月公布,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2023年5月立。
石碑背面刻写着:
中国·新密岐黄文化发祥圣地文化遗迹保护原点
2010年12月,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公布新密市为岐黄文化发祥圣地。确认位于新密市苟堂镇南方沟村的岐伯山是中华医祖岐伯工作过的地方,是岐伯第二故乡,是《黄帝内经》思想形成地。
岐伯山,东经113°27.613’北纬34°21.507’,为中国·新密岐黄文化发祥圣地文化遗迹保护原点。岐伯山海拔473米,南北长4公里,东西宽2.5公里,周围遍布岐伯遗迹,南依大鸿山、雷公台,东有石楼山轩辕宫,北有土谷山,岐伯山下环绕雷公河、岐伯山上有岐伯墓、岐伯洞、岐伯泉、台子地、条盘地、大臣沟、晒药场、张老岭、花子岭等遗迹。原有岐伯祠,敬祀药王岐伯。具茨山上有2000余处黄帝时代先民岩画(已列入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岐伯山新辟岐伯广场,并树立中华医祖岐伯圣像一尊,该山有天然药草170余种。以上均纳入中国·新密岐黄文化发祥圣地核心保护区范围,永久保护。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张怀州主持了揭碑仪式,并宣读了碑文,介绍了立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