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怀州
弘扬岐黄文化 发展岐黄产业
——在新密市岐黄文化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
受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新密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栓正委托,我代表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发言,汇报过去的工作和今后的打算与设想。
一.过去的工作回顾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成立于2019年,是新密市岐黄文化研究会之后,受新密市黄帝文化研究会、新密市岐黄文化研究会委托正式成立的以弘扬岐黄文化为目的的民间文化交流机构。中心成立以后,围绕岐黄文化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从2020年起,连续四年在岐伯山举办中华岐祖岐伯拜祖大典,以高度的文化使命感,守护了岐黄文化,叫响了“中医之源,在岐伯山”。
2.与郑州岐黄文化国际论坛组委会保持密切沟通,参与相关策划,从2022年到2023年,医祖岐伯拜祖大典成为郑州岐黄文化国际论坛发起的根缘,并升格为郑州岐黄文化国际论坛的一项重要议程,成功举行两届国际论坛拜祖大典。
3.建设岐伯墓广场、岐伯广场,树立中华医祖岐伯花岗岩雕像一尊。
4.开设了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网站,向海内外传播新密岐黄文化。
5.指导苟堂镇南方沟村建立中国新密岐黄文化发祥圣地保护基地,树立中国新密岐黄文化发祥圣地保护原点石碑。
6.多次接待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各级领导和专家到岐伯山考察,其中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法律法规司副司长杨荣臣、郑州市政府副市长李凤枝、郑州市政协原副主席、岐黄文化国际论坛执行主席李新有等,不断向高层传递并强化新密岐黄文化发祥圣地信息。
7.2023年3月19日,向中共郑州市委书记安伟呈递新密市岐黄文化发祥圣地情况报告,为第二届岐黄文化国际论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连续两年在岐黄文化国际论坛上作主题交流,系统介绍新密市岐 黄文化发祥圣地的渊源,得到与会专家学者高度肯定。
8. 邀请新密市作协开展寻访医祖圣地采风活动,创作诗文30多篇,推进了医祖圣地的宣传。
9. 近期参与策划了新密岐黄圣地首届艾草文化节(千年农业举办),在千年农业举行了岐黄圣地中草药产业发展论坛,参与了第三届中医传承人发展大会工作,与新密市中草药种植企业进行了沟通联系,统计了中草药种植的基本情况。
二.今后的工作打算和设想
1. 建议新密市由市领导牵头,成立市岐黄文化国际论坛组委会,与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郑州岐黄文化国际论坛组委会有效对接,承办郑州岐黄文化国际论坛。岐伯交流中心继续在继续发挥沟通联络和参谋咨询作用。成立全市岐黄文化事业发展指导机构,全市一盘棋,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安排,协调统一,规划指导,有效整合,避免内耗,避免资源重复。建立中原岐黄文化研究院,深化岐黄文化研究,以有深度、有影响、有权威的成果为岐黄文化发展提供牢固支撑。
2. 建设医祖圣地、岐黄圣境。保护先行,建立岐黄圣地文化遗迹保护区,将苟堂镇方沟村岐伯山建设成医祖圣地。岐黄圣境,各正言顺地将医祖岐伯拜祖大典升格为政府活动。建议在市区重要场所比如开旸山开辟岐黄圣地文化园,树立黄帝、岐伯雕像,打造岐黄故里文化形象,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3. 向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会申报新密市为“中国岐黄文化之乡”,以获得国家命名。
4. 成立岐黄圣地中草药种植联盟,加强产前、产中、前后的交流联系,指导和促进中草药种植,发展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以100万亩为目标,将新密中草药种植初步发展到10万亩,推进郑州市相关优惠政策落地,保护种植业利益。
5. 成立岐黄故里中医联盟。发起《黄帝内经》读书会,大力培养中医人才,深入推进中西结结合,在社区、乡村推广中医康养方法与治未病理念,打造“岐黄发祥圣地,健康幸福新密”品牌,提高市民健康指数、幸福指数。与中央电视台有关单位对接,开设《黄帝内经》全国知识大赛新密赛场,在岐伯山举行《黄帝内经》圣火采集,参与全国圣火传递活动。开展《黄帝内经》进校园活动,细化深化中小学中医进课堂、进教材,建设大中小学岐黄文化研学基地。
6. 举办中国新密岐黄文化发祥圣地岐黄文化节,促进岐黄文化事业的交流、产业发展、康养宜游、乡村振兴。
7. 以仲景国医、黄河护理学院、光明医派数字健康为基础,开辟岐黄圣地中医药教育科技园区,与荥阳健康产业园区相呼应。
8. 以曲梁产业集聚区为基础,开辟中原岐黄圣地中华医药交流中心、物流中心、批发中心。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吸引药企入驻,将中医药产业打造为郑南经济区新的增长极。
9. 开展岐黄文化示范村、示范镇创建活动。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在与岐黄有关的村镇推进文化创建,保护岐黄文化遗迹,展示岐黄文化内涵,在全市营造岐黄文化发祥圣地浓厚氛围。
10. 与全国其他地区岐黄圣地联动,建立信息交流渠道,成果共享,相互补充,互相支持。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
2023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