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欢迎您!
15038200971

艾草文化的起源

作者:石峻涵

艾草是十分常见、生命力顽强的民俗本草,有着得天独厚的效用价值,自然而然,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使用这种植物也较早。它有着药食同源的健康理念、朴素美好的幸福含义、广泛坚实的民间基础,在古时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艾草的应用起源基本同步于火的起源,《淮南万毕术》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火的利用在远古时代是公认的跨入文明的一大步,而艾草的作用是通过冰做的透镜聚焦日光,进行点火和燃烧,被人们视作引取“天火”的媒介。

既是“天火”,就神圣不可侵犯,使用权力掌握在巫师等少数人手中,用以祭祀、占卜或进行宗教仪式。后来,艾草的使用权渐渐流传开来,古人发现把艾叶搓成艾绒后不但好点燃,而且燃烧缓慢,适合作为燃料火种保存在陶罐中。

因此,村落中会特意选出一户人家,专门管制这些火种。古时卫生条件有限,一旦有传染疾病便会肆虐,人们巧然发现管制火种的家庭常常能幸免于病灾。久而久之,才慢慢了解到艾草它能够祛病气,消血肿,这普普通通的艾草,竟是一种天赐的良药。

出于精神崇拜和艾草的特性,人们追求心灵上的安稳,逐渐流行戴艾辟邪祛病。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断发展起艾草的其他方面的应用,其中的传统形式和活动是艾草文化的重要内涵,同时也是推动我国艾草文化发展的源源动力。正因为与生活息息相关,它便成为了人思想与行为的关键,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反映了人民长久以来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寄托着人群的美好希冀,丰富着我们的社会生活。




医不拜岐伯不明   药不祭医祖不灵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欢迎您!


弘扬岐黄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若有不当之处,请下面留言或电话联系,以便妥善处理。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




没有了
相关内容
付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