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怀州 摄影:陈改明
岐黄文化发祥圣地新景观
首届艾草文化节端午秀T台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端午卯时,《诗经》之河溱水岸边高歌颂词纷至沓来,德音雅乐荡漾在千亩艾田之上,T台上奉献出一件件精美的艾制品。9时,随着一声令下,人们挥动镰刀,一望无际的艾田里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割艾比赛。
6月22日晨,伴随着日出,新密市岳村镇苇园村举行了中国·新密岐黄文化发祥圣地首届艾草文化节。千年农业有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季冬先生向来宾致以热烈的欢迎,新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延军宣布首届艾草文化节开幕,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栓正,新密市农委主任李瑾瑜,岳村镇党委书记樊建伟、镇长王岑等出席了会议。
“五月初五,仲夏之端。参天立地,阳登峰巅。彼艾草兮,能量贮满。骄阳似火,令我开镰。圣草亭亭,茂盛无边。恭呈颂词,艾神降前。……”著名朗诵家纪潇威先生以满腔诚敬之情朗诵了《艾草颂》,颂词穿越千古历史长河,回顾了艾草在中国文化的地位和对中华民族健康事业的卓越贡献,对千年农业的传承创新给予高度赞扬。
新密市是中国岐黄文化发祥圣地,岐伯山是《黄帝内经》思想形成地,岐伯率先发现了艾草的药用价值,在《黄帝内经》中有36处讲到了艾灸,是数千年艾灸的最早渊源。艾草与古代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诗经》的多首诗篇引用艾草,新密市经典幼儿园的小朋友应邀请登台诵读了《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两位老师朗诵了《采葛》《鸳鸯》《南山有台》,源远流长的艾文化让观众叹为观止。
艾与甲骨文有什么关系?随着悠扬飘渺的德音雅乐,一队衣着如仙、大家闺秀般的模特走上T台,依次展示了千年农业的文创产品,从甲骨文“艾”团扇到艾像棋,从车饰有艾到密玉有艾,艾草创意香囊、创意门挂,以及创意刮痧套装、拨筋套装,艾创意无处不在,艾生活如影随形,艾到了千家万户。艾象形文字扇等展示,让大家看到了艾文化如此博大精深,艾创意如此贴近现代。
活动现场缝香囊比赛,迅速提升了文化节的热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把艺术节的眼光投放更深、更远。
文化节室外活动结束后,千年农业董事长张季冬、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王栓正,召集新密市中草药产业企业家围坐一堂,举行了岐黄圣地中草药发展论坛,大家深受艾草文化节感染,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共商弘扬岐黄文化,振兴新密中草药产业大计。形成了资源共享,互相协作,加快发展等共识。
本次艾草文化节是由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和河南千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关于艾草文化发起缘由,千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季冬说,据研究,端午节这一天上午9点,是一年中阳气最足的时刻,从此刻到下午3点之前收割艾草,艾草的药性最强,出艾绒比率最高,所以一定要在这一天割艾,同时为了体现对大自然生灵的敬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崇,对新密岐黄文化发祥圣地的热爱,让大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受到启发和教益,所以发起了首届艾草文化节。
小艾草,大文章,小艾草,大事业。艾草文化节在新密是第一次,它用现代的方式述说一个五千年的故事,把端午节的文化深味演化出来,把中华民族生命智慧传承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