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观新密 赵云洲/文
她,从1988年15岁开始从事理发行业,一直干到2010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学徒,成为新密市享有盛誉的美发名师;她,2009年6月1日,曾因到新密市中医院探视病人而萌动“艾”心,想起儿时妈妈烙艾饼、擀艾叶面条的味道;她,2012年,因“艾”而放弃年收入百万元的名豪理发门店,在祥云街开了一家“艾灸馆”,服务周边居民防病治病;她,2018年春节刚过,就从种植艾草开始,从事艾草的研究与开发;她,2019年成立伏羲养生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密岐大艾”品牌;她,2020年,分别获得两项殊荣:“密岐大艾”被新密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被新密市授予“溱美新密”区域公共品牌;她,就是伏羲养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付春霞。
1972年一个春天,付春霞出生在新密市牛店镇张湾村,这里北依伏羲山,东临绥河水,南邻车水马龙的下庄河集贸市场,她从小就感受着中原文化的浓厚氛围。妈妈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父亲是工作在八百米井下的一名煤矿工人,付春霞姊妹三个从小就特别喜欢听妈妈讲与艾相关中医药的故事、父亲谈艾草对预防和治愈疾病的历史,因此激发她对艾草的故事和传说越发感兴趣。
提起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付春霞娓娓道来:主要讲述上古时代,五谷和百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黎明百姓根本分不清,主要以打猎为生,老百姓就只能饿着肚子也不敢乱吃。神农看在眼里,并决定替老百姓试试,神农尝尽百草,终于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和治病的草药。
提起“黄帝内经”,付春霞更是口若悬河。《黄帝内经》是黄帝与岐伯一问一答的对话记录,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谈到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孙思邈和《药王庙》……她更是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更让付春霞感到好奇的是中医药——艾草的神奇之处。有道是“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民俗。五月端午,门头悬艾草,更有趣的人们佩戴含有艾草的各种香包,这种民俗跨越千年而未泯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是黎民百姓避邪纳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一桩桩扣人心弦的故事,在付春霞幼小的心灵深深地扎下了根,牵动着魂。
1988年,初中毕业的付春霞,由于农村重儿轻女思想比较严重,妈妈就让她辍学了。但付春霞是一个不向命运屈服的人,从15岁开始,不论春夏秋冬或者寒来暑往,每天骑车10余里,往返于下庄河与米村之间,在米村跟着亲戚学理发。但他没有因理发店条件的艰苦而退却,相反,却练就了“越是艰苦越向前”、“谁说女子不如男”钢铁一般坚韧不拔的性格。
1991年,付春霞在下庄河撑起一片天,独立经营理发店。胆大心细的她,因为农村老年人剃光头和中年人刮脸,成为当地很有名气的“剃头刮脸一把刀”。
1996年,付春霞的思路更宽了。她认为:理发是一个大市场,前景大有可为。于是,她毅然决然从下庄河融入新县城,向理发更广阔的领域迈进。为新娘子盘头,为年轻帅小伙美发是她的绝活。一时间,她的生意做的风生水起,令同行刮目相看。随着理发生意的拓展,她先后在城区繁华地段创办了梦圆理发店、名豪理发店等名店,天天门庭若市,顾客络绎不绝。
从1988年到2012年,付春霞的理发生意从零起步,经过25年的沉淀,实现了质的飞跃,年营业收入突破百万元大关,成为新密主城区赫赫有名的理发名店。
2009年6月1日,付春霞曾因到新密市中医院探视病人而萌动“艾”心,想起儿时妈妈烙艾饼、擀艾叶面条的味道。2012年春,正当付春霞的理发事业如日中天、如火如荼时,恰逢中国新密被命名为“岐黄文化发祥圣地”。新密这一殊荣,更点燃了她心中“艾”的一团圣火,再一次萌发了对“艾”的情有独钟。她忽然做了一个非常奇特的梦:中华医祖岐伯,仿佛从远古又回到了新密。付春霞和岐伯一起漫步在长满神奇艾草的岐伯山。天师岐伯点化说:“艾,是人间仙草,是中华中医药的根和魂,咱们一定要利用好,让它造福人类。”
天机不可泄露,机遇仅此一次,稍纵即逝。奇特的梦,给了付春霞事业的转机,搏击人生的动力。付春霞决定:一切从零开始,实现事业的华丽转身,跨越到中医药艾草行业,在新密市区祥云街开设了一家艾灸馆。
为使自己的事业开好头,起好步,付春霞不顾旅途疲惫,先后到上海、北京、厦门学习艾灸知识,访名家、拜名师,学习艾灸技术。在艾灸馆,她白天细心观察每一位顾客运用艾灸后身体的变化情况,晚上,她挑灯夜战,反复阅读、了解、掌握《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有关艾灸的功能和疗效。
开办艾灸馆6年,付春霞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痛苦。
2013年,超化荨麻疹患者王某,多年受病痛折磨,经艾灸调理三个月,身体一切恢复正常。2015年,市直一幼教师郭某,来时满脸毒疙瘩,经付春霞艾灸调理,一周内完全消失。2017年腊月二十六,袁庄乡70多的王太太已经接到医院病危通知书,眼看难熬过春节,但经过她的调理,妙手回春,大年二十九终于可以回家过年了……
2018年春节刚过,付春霞又一次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从种植艾草开始,从事艾草的研究与开发。2019年成立伏羲养生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密岐大艾”品牌。为种植艾草,她先后到湖北蕲春考察野生艾草的生长情况,到南阳艾草种植基地考察艾产品的研发情况,更多是深入新密苟堂镇的岐伯山一带了解艾草种植条件。当她实地考察,掌握到苟堂镇大磨岭村气候温润、环境得天独厚,非常适宜种植艾草时,他便开始了种植200亩艾草这一方兴未艾的事业。
付春霞种植艾草,源于年幼时母亲的熏陶。自幼跟随母亲就学会在自家的菜园地边种植艾草。到了每年2月份,母亲就会开始采摘艾苗烙饼吃。春季容易出现感冒咳嗽,母亲会用艾苗烙饼或者炒鸡蛋给她们姊妹三个吃,也很神奇,一吃咳嗽慢慢就好了。她们姊妹三个每年都吃妈妈烙的艾苗饼,几乎没有感冒过。
同时,也源于付春霞的亲身经历。女儿已经14岁了,从出生到现在,只吃过2次药,看过2次医生。第一次是在三小小学,全校出现了食物过敏,有的同学呕吐、有的同学上吐下泻,有的同学住院治疗,我的女儿过敏,全身出现红疙瘩,吃药一次就好了。第二次,是刚升初中压力太大,紧张造成的牙龈肿痛,嘴唇干裂,用药一天半就好了。2022年12月,出现新冠疫情时,我们全家全部感染,但是,没有一个发烧,没有吃一粒药,就全部康复。这就充分说明艾食品在生活中不知不觉改善了我们的体质,增强免疫力。
付春霞种植艾草后,在每年开春时,采摘艾苗经过多道工序,筛选之后,把艾苗的苦味提取之后,加工成艾草原浆,按比例调和做成艾面条。由于做出来的艾草面条吃着劲道、爽滑、后味青香,所以,一推向市场就受到用户青睐。2023年正月初十,在新密市民俗文化节开幕式上,市长程洋对艾叶面条给予高度评价;2023年4月29日,在新密市非遗文化节现场,新密市委书记陈春梅向嘉宾讲解了艾草面条药食同源、营养健康的价值与作用。
面条是河南人的最爱。所以,付春霞选定了生产艾叶面条这份主业。艾叶面条不仅具有药食同源价值,而且还有清理体内寒毒,排除湿邪的功能;不仅能丰富百姓的餐桌,而且能吃出营养和健康的滋味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付春霞对艾叶面条的执迷追求,赢得了用户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如今艾叶面条已享誉新密,蜚声中原。“密岐大艾”也被新密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被新密市授予“溱美新密”区域公共品牌。
“没有比头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当我问及付春霞今后的设想时,她充满自信地说:“健康比黄金更珍贵,我一定从艾叶面条做起,做精做细做强健康产业,让艾叶面条走进千家万户百姓的餐桌,真正让老百姓吃出营养和健康的滋味来”!
弘扬岐黄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若有不当之处,请下面留言或电话联系,以便妥善处理。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