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欢迎您!
15038200971

岐伯说“人生百年”

作者:朝霞 张老师观点

岐伯告诉你“人生百年之真相”,每十年一个阶段,容易患什么病,有什么特点?五行相生,五脏相生相侮,怎么影响身体健康?

一,肿瘤 癌症都是“老”病,人体的老化、阳气的虚少,才是根本。

黄帝内经》上说:“阳化气,阴成形”,阳,能使事物趋于无形,阳可以化开所有的东西,身体里有肿瘤,有这有那化不开,一句话“阳虚”了。

人到40岁,阳气已自损一半,阴气也自损一半。所以,肿瘤 癌症都是“老”病,人体的老化、阳气的虚少,才是根本。

二,岐伯和黄帝有段精彩的对话

阳气在生命中的体现,岐伯和黄帝有段精彩的对话,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黄帝问:“阳气之盛衰,以至于死时的表现,老师可以讲一下吗?”

岐伯曰:

①“人生十岁,五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 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是说人10岁之前,阳气在腿脚,所以孩子喜欢跑跳,现在的小孩都四平八稳的,小孩都不是小孩,要么是神仙,要么就是大魔头,没有童心,就不会跑跑跳跳。特别是跟爷爷奶奶长大的孩子,走路都是老人态。

②“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 趋,是快走的意思。是说人20岁左右,血气方刚,人就喜好快走。

③“三十岁,五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 前脚与后脚的距离叫作“步”,所以“步”是走路。这句说,人在30岁左右,气血满盛,肌肉坚固,因此好走路。

④“四十岁,五藏六府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 是说人40岁时,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全体达到顶点,并从顶点开始向下衰落,这时人已两鬓斑白,阳气已到臀部,所以好坐。

如果见人一进屋就找凳子坐,甭管他看上去多年轻,身体年龄一定是40岁了,因为此时,气在臀部。

⑤“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 50岁时,肝气衰败,出现眼花,这时阳气到哪儿了呢?没说。其实是到了背部,过去还能挺直了坐,这时就开始东倒西歪,喜欢靠着东西坐了,或喜欢“葛优瘫”了。

⑥“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 60岁,心气衰,则神不足,神不足则容易悲苦,阳气大衰,则好卧了。

⑦“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 70岁时,后天脾胃已虚,皮肤腠理干枯,阳气只能顾脏腑里面,管不了皮毛了。

⑧“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 80岁时,魂魄已渐渐分离,脑子也就糊涂了,语言也开始颠三倒四了。

⑨“九十岁,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此时,阳气飘忽,精血虚亏,经脉空虚。所以到老了,得吃肉,方能填补点精血,阳气是补不回来了。

⑩“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此时,神与气都远去了,人已成空壳。

由此看来,最应该学习生命之道的,恰恰是中年人,中年人最累、最焦虑、最容易忽略健康,一旦生病就是大问题。比如心梗,老年人救得,中年人救不得,紧绷的弦易折,松了的弦反而不易折。

三,什么时候是生命的危险点?

岐伯曰:“七岁、十六岁、二十五岁、三十四岁、四十三岁、五十二岁、六十一岁,皆人之大忌,不可不自安也,感则病行,失则忧矣。当此之时,无为奸事,是谓年忌。”

这段说:人在7岁、16岁、25岁、34岁、43岁、52岁、61岁这些年龄段是人的大忌,不能不小心从事,身体很容易出问题。

7岁,实际上是8岁,中国有虚岁之说,是要加上在母腹里的时间。这个年龄出问题,是因为6岁天干地支与年柱天克地冲,比如属马的,跟属鼠的对冲。逢冲,人要么出危险,要么改运势。

16岁、25岁、34岁、43岁这四个年龄段是学业、婚姻、生育、事业的转折期,气血有大转换,过度失衡就容易生病。

52岁、61岁时,气血衰败,体内阴阳五行趋于枯萎,天地的影响力就又明显了,再加上这些阶段,会面临父母离去,子女难靠,即生你者已逝,你生者又无暇为你续命,人生的五行都有断流之势,人体当然会出大问题。

岐伯说,在这些年龄段,最好不要做什么事,尤其不要做坏事,否则不可救药。

从此节看,43岁前的问题当属于命数,而43岁以后的问题,就跟养生有很大关系,所以至少从43岁就要以不惑的心态好生养护自己了。

四,半百50岁开始养生,成吗?

不成,有点晚了。因为这个时间段属于自顾不暇时期,这时父母已衰老,一般人的财富增长到这时,也处于瓶颈期了,要靠先前赚的钱养后半生,所以40多岁开始关爱自己还有余力,能在年轻力壮时,把以后要得的病消掉才是最重要的!

人就活个气血,年老气血衰退了,消病都不容易了。你天天说话耗不耗气?天天想事耗不耗气?太耗啦。阴血好补,几顿饭、几场觉就补回来了,但饭也需要阳气把它化掉才长力气。所以,气,不好补。

五,五脏相生相克,怎样影响人生?

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五脏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40多岁肾气开始下降,水弱,水生木则少;

✨木弱,50~60岁就肝虚,肝经上的病多;

✨木弱,木生火则少,60~70岁就心弱,心脏开始出毛病;

✨心火弱,则脾土少,70~80岁后天脾胃已虚,皮肤腠理干枯;

✨土少,则金弱,80~90岁肺气衰,魄离,脑子糊涂了,语言也开始颠三倒四了;

✨金弱,则肾水衰竭,90岁以上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

——本文部分摘自曲黎敏《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




医不拜岐伯不明   药不祭医祖不灵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欢迎您!


弘扬岐黄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若有不当之处,请下面留言或电话联系,以便妥善处理。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




上一篇:中医中国 第五集《防疫》
标签:岐黄文化
相关内容
付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