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欢迎您!
15038200971

学习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暨征文大赛颁奖仪式在南方沟村举行

作者:新密观察 记者 朱胜利 /文 通讯员 马慧存 王胜利 /图

建设医祖圣地,发展岐黄产业。5月21日上午,岐伯山下细雨蒙蒙,满眼翠绿。来自郑州和新密的岐黄文化学者、嘉宾及新密作协的会员40余人齐聚于新密市苟堂镇南方沟村,参加学习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暨“寻访岐黄圣地”征文大赛颁奖仪式。



会议现场

活动由张怀州主持(左)

原新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王栓正,郑州岐黄文化国际论坛顾问史金宝,郑州市养生保健协会会长薛忠喜、执行会长何少毅,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老干部孙应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中草药种植专家李炯、苟堂镇副镇长郭君鹏、原新密市委党校校务委员张宏超、曲梁镇招商服务促进中心主任马德富、中岐黄药业公司董事长郑旭耀、岐黄文化传承人张丙章,新密市作家协会主席朱胜利、副主席梁秋红、秘书长郭新万,青屏诗社社长邹建、原社长王永振等出席活动。活动由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张怀州主持。

刘巧军(右)致欢迎词

活动伊始,苟堂镇南方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巧军致欢迎词。代表南方沟党总支、村委会对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寻访岐黄圣地”征文大赛颁奖仪式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

刘巧军表示,新密市是黄帝故都故里,是中国岐黄文化发祥圣地。黄帝故都轩辕丘、黄帝宫等遗迹遍布新密,与岐黄文化相关遗迹有50多处,新密市苟堂镇南方沟村是岐伯工作地,《黄帝内经》发源地,为岐伯第二故乡,岐伯山是中华医祖圣地。为保护和弘扬岐黄文化,新密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栓正建立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从2020年起,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为严峻的时期,连续举办医祖岐伯拜祖大典,至今已有四届。从2022年起,岐黄文化国际论坛把医祖圣地岐伯山拜祖活动纳入论坛,岐黄文化成为新密具有国际意义的文化标识。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对岐伯山的建设和发展多提宝贵意见,为促进岐黄文化发扬光大创造一个医祖圣地、打卡热地、A级旅游乡村、休闲康养的目的地。

朱胜利讲话

新密市作家协会主席朱胜利表示,南方沟村周边岐黄文化相关的遗迹众多,厚重的历史、透明的现实,壮丽的河山、幽婉的诗韵,都是岐伯山脱颖而出的密码,也是岐黄文化别具魅力的秘诀之一。伏羲之乡,史称密郐,溱洧泱泱,“郑风”所书。历八千年,胜迹叠见,新贤辈出。坐落于民族古老医山、史山、文化山之麓,南方沟人心口相传间,汲取丰厚的养料,一代代积累的中草药种植技艺得以传承,一辈辈磨炼的医者匠心得以延续。

张怀州领学有关文件

学文件,领精神,廓思路,鼓干劲。在新密市岐伯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张怀州领学并解读郑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文件后,史金宝、薛忠喜、孙应明、李炯、张宏超、郭君鹏、马德富等专家学者、领导逐次发言,大家都充分肯定了新密市作为岐黄文化发祥圣地的历史地位和对中华文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探讨了《黄帝内经》对中医发展、中医对人类的繁衍发展的所发挥的重要价值。大家对政府出台切实措施,拿出真金白银的实惠,支持中医药发展大为振奋。对如何落实文件精神,借助上级政策,乘东风、发巧劲,聚人心、干实业,兴文化、谋发展,如何建设医祖圣地、岐黄圣境,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之后,“寻访岐黄圣地”征文大赛获奖者在喜气洋洋的音乐中登台领奖。

王栓正(右二)宣读获奖名单

据了解,本次征文活动由新密市作家协会、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南方沟村联合主办,虽然赛期较短,但仍得到了新密市域乃至安徽省、山西省文友的关注和投稿参赛。经过评委组的认真评选,最终22位作者脱颖而出获得奖项。尤其广受关注的特等奖的1000元奖金和价值1000元的密玉中华医祖岐伯像摆件,由陈东霞斩获囊中。

为特等奖获得者陈东霞颁奖

为一等奖获得者王永振、朱胜利颁奖

为二等奖获得者王淑芳、赵云洲、张怀州颁奖

为三等奖获得者杨伟莉、杨秀玲、廖治业、马德富、李清喜、于丛洋颁奖

为优秀奖获得者颁奖

为优秀奖获得者颁奖

在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王栓正宣读获奖名单后,各奖项获得者分别上台领取证书、奖品。


“医祖圣地杯”岐黄文化征文比赛获奖名单

(同等级排名不分先后)

特等奖(一名):

陈东霞    《探秘岐伯山》

一等奖(二名)

1.王永振   《岐黄赋》

2.朱胜利    《刘巧军:生命的足迹》

二等奖(三名)

1. 王淑芳   《岐伯颂》

2. 赵云洲   《探源岐伯山》

3. 张怀州   《寻访医祖圣地 见证岐黄圣地文化保护》

三等奖(六名)

1. 杨伟莉   《新密市岐伯山:岐黄文化的发祥地 》

2. 杨秀玲  《岐伯山诗章》

3. 廖治业   《寻访岐黄草木香》

4. 马德富   《癌症患者的希望》  

5. 李清喜   《致敬中华医祖圣地——岐伯山 》

6. 于丛洋   《岐伯山梦游记》 

优秀奖(十名)

1. 李亚平  《岐伯山》

2. 赵卫峰 《七律·岐伯颂》《新密苟堂南方沟谒医祖岐伯》《岐伯山谒医祖感怀》 

3. 白学文  《试看天下岐伯山》《岐黄魂(江城子)——贺老中医魏国宝<岐黄魂>问世》  

4. 普丹利  《岐黄滥觞之炎黄文化》

5.梁秋红   《寻访医祖圣地》 

6.申圆    《唐多令 · 岐伯文化》  

7.李武杰 《岐黄文化万代生辉》《岐黄文化密州生根(新韵)》

8.邹建    《在南方沟种太阳》   

9.张相六 《追溯探究岐黄文化发祥圣地》

10.白瑞曦 《寻岐黄当归  望中医贯众》 

合计:22人27篇(首) 

特等奖获得者陈东霞发言

陈东霞在获奖感言中表示,感谢三家主办单位,感谢评委老师的青睐,感谢新密作协十年来对自己的培养和指导。今后,自己将再接再厉,多读书多采风多写作,学习传承岐黄文化,创作出更多助力新密文化建设、文艺繁荣、文学密军工作的正能量作品。

参加活动人员大合影

最后,与会人员合影留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获奖作家合影




医不拜岐伯不明   药不祭医祖不灵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欢迎您!


弘扬岐黄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若有不当之处,请下面留言或电话联系,以便妥善处理。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




上一篇:岐黄文化走进苟堂镇党课
相关内容
付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