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武杰
历史文化来之于经典的传承,在中华民族数万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称之谓(经)者就是经典中的经典。
中国古籍有五大经《道德经》即《老子》)、《南华经》(即《庄子》)、《易经》周文王著、《诗经》孔子修整、《金刚经》佛教经典。今天我要谈的是最古老的经典(黄帝内经)!
据说黄帝和他的臣子岐伯都能治病,黄帝常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形式写成《黄帝内经》。
其文简而意博,其理深奥有趣。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学文献。后世因此称中医学为岐黄之术,岐黄也被视为医家之祖。并由此引申而专指正统中医、中医学,更多的则是作为中医、中医学的代称。同时,由“岐黄”″岐祖″组合的新词,也各有自己相应的意义。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事业的根基和灵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群众健康养生的重要指导。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就必须把(内经)学习好,传承好,利用好!学习之目的重之于利用!学而不用等于白学;学而不精等于一知半解。如是医者一知半解将误己误人。
岐黄是中医药学的代称,岐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岐黄文化内涵丰富,包含自然与社会科学,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岐黄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源泉,传承发扬传统岐黄中医药文化意义重大深远。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西方医学思想模式对传统中医药岐黄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加强岐黄中医药文化传承保护非常迫切。研究阐述岐黄文化的概念,总结概述岐黄中医药文化的丰富内涵,论述岐黄文化的重要价值;探讨中医药岐黄文化发展传承策略。是当今中医学的迫切需求!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医疗实践的智慧结晶,以其精神文化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毛主席指出:中医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我国中医药已有数千年历史,中医药学是伟大的宝库,利用好中医药宝藏是中华儿女的重要责任。中医药是救死扶伤的技术,岐黄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天人生命观等方面,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融通互补。中医药学凝聚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近年来国家出台系列法规政策推动中医药的发展,为中医药岐黄文化发展带来良好机遇。深入研究中医药岐黄文化对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新密是岐伯的第二故乡,是歧黄文化的发祥地!新密市苟堂镇岐伯山,具茨山一带有许多岐伯文化的古迹和相关地名,民间传说,等历史依据,黄帝文化遗迹遍布山川,岐黄文化是黄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密与岐黄文化相关的遗迹有六十多处。岐黄文化的标志性典籍是《黄帝内经》,岐黄文化的文化境界是“道”,岐黄文化的核心是生命大道,岐黄文化的精华是中医药文化的宝库,岐黄文化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岐黄文化的主要创立者是岐伯。岐伯山是岐伯培育药材的基地,也是岐伯墓所在地,岐伯山上四季分明气候湿润适合中草药生长。在岐伯山一带生长着数百种中药材,是中药之乡的见证!有很多地名都于岐伯文化有关。南方沟村是黄帝和岐伯研讨药方的古村落,是上古医祖岐伯经常活动之地,也是《黄帝内经》形成之地,素有“天然药库”和“中药材之乡”的美誉。岐伯山上有岐伯泉、岐伯井、岐伯洞、岐伯墓、晒药场、大臣沟、花子岭、药王庙等遗迹10多处。充分证明新密是岐黄文化的发祥地!
暮春时节,阳光明媚,百花争妍的吉利祥日。新密作协组织部分作家诗人乘着岐黄文化的祥风瑞气!在朱主席的率领下对新密岐黄文化发祥地:密南方沟村和岐伯山一带与岐黄文化古迹相关的地域进行了实地采风学习。文友们在那里看到了上古时期的古战场!看到了黄帝与岐伯面对面研究药理药性的古村庄的真容!对着高高矗立的岐伯石像鞠躬行礼!礼拜了沉睡数千年的岐伯墓!欣赏了岐伯井泉!饮赏了甘甜的岐伯泉水,参观了岐伯洞,游了晒药场,登上具茨山峰展望密南好风光!学习了解百样中药原貌,听医者讲多种草药良效。细听老乡讲千年故事,再听刘支书谈南方沟利用岐伯文化资源,振兴发展经济,打造旅游胜地的发展方向!收获远古文化,写出靓丽文章!
只可叹吾因亊未能成行,只能在微信群里欣赏文友们发的参观学习拍照的真实图片,再拜读学习老师们的诗歌文章!
今日感慨万千,思岐黄文化之源,念黄帝内经之理!有必要写一篇拙文表表衷肠!伟大的(黄帝内经)将永传后世!万代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