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欢迎您!
15038200971

梁秋红 |寻访医祖圣地

作者:梁秋红/文

五月,一个似水的季节,却有着火一般的光辉。五月二日,在这个激荡人心的日子里,“中国·新密 岐黄文化发祥圣地保护基地”在新密市苟堂镇南方沟村挂牌成立了,我有幸在现场目睹了这一盛况。苟堂镇南方沟村,在五月的大自然舞台上,步履款款、仪态万方,踩醒了一池的梦幻细雨,把春天的心事渲染。

我们在岐伯文化广场,披上了黄丝巾,怀着庄重的心情祭拜了医祖岐伯岐伯山在槐树岭与南方沟村交界处,是医祖岐伯经常活动的地方,也是《黄帝内经》成书的地方,具有“天然药库”和“中药材之乡”的美称。据说岐伯从小就善于思考,有着远大的志向,喜欢观察日月星辰、风土寒暑、山川草木等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还懂音乐,会做乐器,测量日影等,可以说是多才多艺,才智过人。轩辕黄帝到岐山时,听说了他的大名,便把他纳入麾下。本来天气预报说这天有雨,没想到在祭拜岐伯时,太阳竟然出来了,也许冥冥中是岐伯在用他的热情欢迎我们吧!

新密可以说是医祖天师岐伯的第二故乡,黄帝文化遗迹遍布市境,岐黄文化是黄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境内与岐黄文化相关的遗迹有六十多处。岐黄文化的标志性典籍是《黄帝内经》,岐黄文化的文化境域是“道”,岐黄文化的核心是生命大道,岐黄文化的精华是中医药文化,岐黄文化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岐黄文化的主要创立者是岐伯。岐伯山是岐伯培育药材的基地,也是岐伯墓所在地,岐伯山上有一百多种中药材,可以说是年年生发,千古不绝。我不懂装懂地说了几种药材的名字,都被岐黄文化传承人张丙章先生给否认了,他给我们耐心讲解了如何识别野生中药材,以及中草药的药理知识,让我不禁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养老湾为黄帝功臣大将养老的地方,方沟村相传是岐伯为军民开药方的地方,此地有岐伯洞、岐伯泉,以及岐伯庙等遗迹。

大鸿山上,游人如织,有搭帐篷的,有烧烤的,好不热闹。张丙章先生指着不远处几块惟妙惟肖的石头说:“看,皇帝椅,你们要不要去坐一坐?”“既然来了,岂有不坐的道理?”我和几位老师赶忙跑了过去,不但坐了,还留影以作纪念。威严高贵的皇帝椅,披着神秘的面纱,矗立在天地之间,着实令人震撼。据说这皇帝椅会给人带来祥瑞福气、保佑一生健康平安。每一个坐上皇帝椅的人都会魅力非凡,具有高贵的气质。传言真假姑且不论,坐上去瞬间心情美滋滋倒是真的。

石楼山上还有一千多处黄帝时代的岩画,岩画以圆形凹穴为基础的抽象构图为主,间以方形凹穴和各种沟槽,主要形象包括梅花状圆形凹穴、双排状圆形凹穴、棋盘状网格和混合图形等。“原始的血液融入山岩,生存之意志永恒,隔着千年遥望,先人的呼吸与呐喊,用岩画来证明。”岩画既见证了苍海桑田,也见证了繁衍生息。

岐伯山后的大鸿山、雷公台是以黄帝时代名医大鸿、雷公命名的两座高峰,石楼山巅轩辕宫记载了黄帝与岐伯、雷公等一问一答形成《黄帝内经》的史迹。站在那里,有刹那间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两位神医的身影。这里岐黄文化高度密集,岐黄文化的传说可以说是妇孺皆知,生动传神。

 时间过得好快,短短的一天走访,闻尽了槐花的香甜,却满足不了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作为医祖圣地的后人,就让我顺着五月一缕阳光的嫩绿思绪,去寻找医祖岐伯的脉理,为岐黄文化的挖掘和传播尽一份绵薄之力,让这一品牌早一天走出河南、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转载于密之声



医不拜岐伯不明   药不祭医祖不灵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欢迎您!


弘扬岐黄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若有不当之处,请下面留言或电话联系,以便妥善处理。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




上一篇:岐伯山
相关内容
付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