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欢迎您!
15038200971

致敬中华医祖圣地——岐伯山 (朗诵诗)

作者:李清喜

风光旖旎的密南方沟村歧伯山,

让人目不暇接的是这里的岐黄文化景观。

这里有大臣沟、花子岭、药王庙、晒药场,

这里有岐伯墓、岐伯洞、岐伯井、岐伯泉……

更有那左手执灵芝、右手握百草的歧伯雕像,

矗立在岐伯广场中央高大威严。

瞻仰神采奕奕、慈祥端庄的中医始祖歧伯,

仿佛看到穿越数千年后的他仍在关注着中医药发展。

岐伯山——古老深厚的岐黄文化圣地,

中医药巨著《黄帝内经》形成竟是在这里起源。

正是那群山环抱的独特地理优势,

酝酿了中草药种植的气候和沃田。

元胡、葛根、白芷、牛膝、丹参、连翘等,

一百七十多种中草药在这里随处可见。

相传歧伯曾带着他的弟子常来采药,

并用亭子里石药槽把药材炮制细碾。

相传书生王山曾到岐伯庙求方医病,

带回岐伯泉水洗浴治好了怪疮偏瘫。

相传黄帝常来这里向歧伯求教医道,

歧伯的弟子拜师仪式也在这里举办。

还有那山坳密林深处的雷公台、雷公河,

从蜿蜒山涧里潺潺流出的雷公泉可口甘甜。

还有大鸿山、大隗山、石楼山、风后顶等,

流传着岐伯与黄帝交往的诸多遗迹和经传。

自然的原始生态更让后人对歧伯神医肃然起敬,

丰富的人文景观唤起了对中医领域的探索执念。

熠熠生辉的岐黄文化竟隐藏于这绵绵的苍山中,

恰如窈窕淑女娇羞迷人、犹抱琵琶半遮面……

适逢盛世,弘扬岐黄、传承国粹已迫在眉睫,

责无旁贷,华夏儿女传播岐黄文化刻不容缓。

中医鼻祖《黄帝内经》思想理念发扬光大,

正在助力健康中国、健康郑州、健康中原。

一批批有识之士一如既往地研讨岐黄文化,

一轮轮学术活动高潮迭起、精彩连连。

让我们同心协力推进岐黄文化走向世界,

全方位打造出一场令人震撼的岐黄盛宴!

转载于"密之声"

李清喜:(笔名:黎曦、清溪),男,汉族,生于农历1953年10月,新密市刘寨镇李岗村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副教授五级。



医不拜岐伯不明   药不祭医祖不灵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欢迎您!


弘扬岐黄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若有不当之处,请下面留言或电话联系,以便妥善处理。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




上一篇:妈妈的艾叶面
相关内容
付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