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欢迎您!
15038200971

探源岐伯山

作者:赵云洲/文

“ 医之渊,本岐黄,岐黄源,始新密。” 2023年5月2日,新密市作家协会一行10余人,上午8时30分 ,从新密市区出发,行程30余公里,来到被誉为“岐黄文化发祥圣地”的新密市苟堂镇南方沟村进行采访。

上午9时,当我们驱车来到苟堂镇南方沟村村口时,一条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的雷公河便呈现在眼前。河两岸田地里绿油油的麦浪和清凌凌的各种蔬菜,仿佛在向我们点头微笑。近在咫尺的岐伯山,在谷雨时节,风光旖旎,绚丽多姿,步步为景,处处如画,彰显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令大家心旷神怡,陶醉无比。

我们不知不觉来到南方沟村部,对岐黄文化进行探访。位于南方沟村的岐伯山,是上古医祖岐伯经常活动之地,也是《黄帝内经》形成地,素有“天然药库”和“中药材之乡”的美誉。岐伯山上有岐伯泉、岐伯井、岐伯洞、岐伯墓、晒药场、大臣沟、花子岭、药王庙等遗迹10多处,有丹参、连翘、元胡、紫苏、藿香、牛膝、远志等野生药材170余种。

上午10时,作家们亲眼目睹了“中国新密岐黄文化发祥圣地保护基地”揭牌仪式。然后,在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王拴正、新密作家协会主席朱胜利、新密党校高级讲师张怀州、新密市南方沟村村委主任刘巧军、岐黄文化传承人张丙章的引领下,大家深入到岐伯文化广场、岐伯墓、雷公台、大鸿山、石楼山等地参观。

10点10分,我们来到了岐伯文化广场。矗立在广场中央高大威严的岐伯像,神采奕奕,慈祥端庄,左手执灵芝,右手握百草。她仿佛穿越几千年,还在关注着我国中医药的发展。然后,大家披上黄丝巾,庄重地向中华医祖岐伯行了三鞠躬礼,并高喊“老家河南,中医之源”,以表敬意之情。

10时30分,我们又瞻仰了“医祖岐伯之墓”。上古神医,中医始祖——岐伯就长眠于此。我们沿着岐伯墓行走了一周。难怪每年的三月初六,都在岐伯墓前举办岐伯文化拜祖大典仪式。

当我静下心来,仔细端详墓旁的一块石碑,有这样表述:“中国新密岐黄文化发祥圣地。”面对石碑,我越发对岐伯山感兴趣。岐伯山虽然海拔只有三百多米,却因上古神医岐伯而名闻天下。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离开岐伯墓地,我们沿着龙马古道向大鸿山走去。一路上,蓝天中漂浮着朵朵白云,喜鹊、小鸟在枝头叫个不停,漫山遍野的中药材花开争艳,绿叶映衬下沁人心脾的槐花让人垂涎欲滴,脚底下密密麻麻的花草,一排排、一行行苍翠欲滴的松柏……岐伯山犹如一幅风景这边独好的油画,美轮美奂,美不胜收。穿行在龙马古道上,仿佛穿行在美丽的原生态画廊中。

行至雷公台山脚下,山坳密林深处,有一泉水从山涧咕咕冒出,名叫雷公泉。大家来到雷公泉边,泉水清澈见底。我出于好奇,禁不住用双手掬起一捧泉水,喝在口里,美在心里,真是甘甜可口,三日不知肉味。

沿着曲曲折折的山路继续前行,11时30分,我们便到达海拔757.8米的大鸿山山顶。登山山顶,举目四望,无限风光在险峰。有这样一首民谣来描述大鸿山:“南看应山景自然,东看郑州城一片,北看火车冒黑烟,西看白沙水一潭”,足以说明大鸿山山势之高,位置之独特。山巅悬崖峭壁边逶迤连绵的大鸿城,见证了4500年前皇帝的圣迹,历尽沧桑的西华门、东华门和武门遗迹,让人们仿佛看到大鸿及将士们领兵打仗的威严与豪气!位于大鸿寨中间的天池,水清如碧,水天一色,五一节期间,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打卡观赏。还有历经风雨洗礼的天然“皇帝椅”,让你坐上去,真有当皇帝的感觉。

下午3时许,大家又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来到石楼山。石楼山,因山中有一石楼而得名。在石楼边的岩壁上,密布着石楼山岩画。岩画,是古代先民最早的文字,反映着古代先民的对文化的神秘渴望和文化思考。在石楼山山顶,在苍松翠柏和树木花草的掩映之中,轩辕宫静静地述说着《黄帝内经》的传奇故事。轩辕宫里敬奉着黄帝、岐伯和雷公。相传,黄帝、岐伯、雷公在这里与诸臣一问一答形成了《黄帝内经》,望着形态可鞠、形象逼真的金身塑像,人们仿佛聆听到了跨越千年轩辕黄帝与岐伯的对话,感受到了黄帝与岐伯对生命健康的苦苦求索。

沿途中,张丙章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岐伯山位于嵩山东麓的丘陵山区,土地肥沃、气候温润,对于中草药的生长发育极其有利。同时岐伯山群山环抱,独特的地理优势形成了中草药种植的有利气候,野生中草药漫山遍野,被当地村民称为人寿年丰之地。元胡、葛根、白芷、山药、连翘、菊花等170多种中草药到处可见。还向我传授了如何识别野生中草药,讲授了相关中草药的药理、药性等。

如今的南方沟村在岐伯山下,沿着山沟顺势排开,在树木和梯田掩映下,一处处村舍若隐若现。村口的岐伯泉更是神奇。相传宋朝时期,中原地区流行一种脸部皮肤病,奇痒难忍,很难痊愈,一位叫王山的书生来这里的岐伯庙求方医病,得知岐伯泉水可治百病,于是将水带回,给生疮的病人洗用,果然治好了他们的怪病。现在附近村民仍在夏季用岐伯泉水沐浴,以此防病。

下午4时许,当我们将要离开岐伯山时,南方沟村党支部书记刘巧军动情地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岐伯是中华医祖。“岐黄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中医文化的代称。我们南方沟村作为岐黄文化的发祥圣地,一定要抓住乡村振兴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把岐黄文化挖掘好、传播好、保护好、弘扬好,使岐伯山这一中医药品牌叫响河南,走向全国,影响世界。





医不拜岐伯不明   药不祭医祖不灵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欢迎您!


弘扬岐黄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若有不当之处,请下面留言或电话联系,以便妥善处理。

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




上一篇:新密市岐伯山——岐黄文化的发祥地
相关内容
付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