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记密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坑口电厂副指挥长王拴正
记者 张学臣
1986年初,国家计划安排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建小火电厂。密县乡镇企业发展很快,电力工业严重不足。县委,县政府决定筹建小电厂。当时在王村煤矿当矿长的王拴正听说后,赶忙跑到县委,要求参加这一工作。他说:“我是干煤矿的,知道能源的重要。电力比起煤炭来,就象是人身上的血液不可缺少”。县领导为他的决心所感动,任命他为密县坑口电厂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
坑口电厂第一期工程需资金3250万元,除自有资金和贷款外,尚有2000万元的缺口。钱从哪里来?县委召开了常委扩大会议,县委书记张敬增点名要王拴正参加,领导的信任使王拴正勇气倍增,他当场立下了引资2000万元的“军令状”。
于是,密县——郑州——北京,王拴正象一只梭子飞来飞去,有一次,上午10点多从北京回到郑州后,他立即赶回密县,准备了必需材料,当天晚上又乘252次列车进京。车上人多,他没有买到座票,就从郑州一直站到石家庄。为了找到国家计委的一位同志,他上下穿梭在一排排高层建筑之中,一连找了十几幢楼,当他大汗淋漓敲开那位同志的家门时,那位同志不在家,于是,他就坐在楼梯门口等,同行的同志劝他第二天再来,他说:“建电厂是个大事,一天也不敢耽误。”夜里十一点多,他才等到了要找的人。
电厂上马了,发电机机组紧缺,王拴正听说一机部成套设备处有一套机组,立即前往联系。可是这套机组已被西北某电厂买下,这个厂尚在筹建,目前还不需要。王拴正跑了一趟又一趟,软磨硬泡,终于把这套机组“借”了回来。
心血、汗水浇灌出丰硕的果实,1987年12月26日,密县坑口电厂第一台1.2万瓦发电机组运行发电。第二年6月,第二台1.2万瓦机组也建成发电。
王拴正的担子还没有卸下来。第二期工程的一台1.2万瓦机组开工了,王拴正又开始了四处奔波。
王拴正的奉献精神感动了密县人民。县人代会上,他被选为县人大副主任。去年,他又被破格评为工程师。
原载1990年3月21日《郑州晚报》